闽南网11月26日讯(闽南网记者 尤燕姿)如果你是中小微企业,今年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暂时困难,组织职工开展以工代训的,可申领补贴,每家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可补贴100万元。泉州出台的这一利好消息,给这些中小微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帮助它们度过难关。
为了稳定就业,今年9月,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泉州市人社局”)与泉州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关于落实以工代训政策支持企业稳岗扩岗的通知》。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58家企业申报以工代训补贴,最高可补贴100万元。
泉州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杨志建介绍,以工代训,是指企业职工通过实际工作的形式代替岗位培训,边工作边提高个人劳动技能。
四类型对象可申领以工代训补贴
可申领以工代训补贴的对象包括四个类型。
一是受疫情影响出现生产经营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组织职工开展以工代训的,可根据组织以工代训人数给予企业以工代训补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行业(以下简称五大行业)以工代训补贴范围扩展到大型企业。
二是对中小微企业新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离校两年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开展以工代训,并进行实名制登记的,可根据新吸纳人数给予企业以工代训补贴。
三是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就业扶贫车间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以及参保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开展以工代训并进行实名制登记的,可根据吸纳人数给予生产经营主体以工代训补贴。
四是以工代训补贴与2020年困难企业稳岗补贴不重复享受,已享受2020年困难企业稳岗返还的企业当年度不再享受以工代训政策。
企业申领对象需是失业保险参保缴费人员
据了解,申领以工代训补贴的对象,需符合以下条件。
经过泉州市人社、财政、税务、商务部门初步筛选符合困难条件的企业名单,即中小微困难企业和五大行业以2020年1-6月应征增值税销售额等同比2019年1-6月下降20%及以上来确定。
申请以工代训补贴的对象须是失业保险参保缴费人员,且享受补贴月份须正常缴纳失业保险费。
困难企业申请以工代训补贴的对象须于2020年6月30日前在本市依法缴纳失业保险费。其他类型的企业吸纳特定劳动者就业,申请以工代训补贴不受此限定。
企业提供参加以工代训职工申请补贴月份的发放工资银行对账单明细(申请补贴月份以政策执行期为准),且月工资应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此外,按每人每月500元标准给予企业以工代训补贴,最长不超过6个月,单个企业在政策执行期内最高补贴100万元。
据介绍,申领以工代训补贴的主要以第一类对象为主,截至目前全市已公示的这158家企业,补贴金还在进一步核发当中。
政府给补贴 企业增信心
在此次公示的名单中,来自晋江的五大行业数量较多。晋江市远祥服装织造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王先生介绍,公司主要以生产足球服为主,与全国70%的乙级球队都有合作。今年受到疫情影响比较大,企业经营出现一定困难。9月,泉州出台该政策后,公司刚好属于申领的对象,且符合申领的条件,晋江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及时与公司对接上,公司立即开始着手准备相关材料提交给人社部门。
政府出台的补贴政策,给企业的帮助比较大。经过初核,该公司有146人符合条件,如果按补贴半年计,能获得43.8万元的补贴。这笔补贴对这家企业来讲,一方面加强企业复工复产后弥补上半年疫情期间受损的信心,另一方面政府支持企业把培训搞起来,提高员工的技能,也能提升公司的产能产值。
同样在公示名单中的晋江冠达星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台办副主任梁先生介绍,公司主要生产钢木家居、布艺衣柜等家居用品,疫情期间影响比较大,销售额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几。但是今年来,公司组织了好多场内部培训,外聘专家来为员工培训,也有公司内部的高管为员工授课,还请了工艺老师傅到现场指点等,通过多形式的培训提升企业员工的技能。
该企业初核符合条件的员工112人,如果按半年计,能获得33.6万元的补贴。梁先生认为,这笔补贴会给企业减少一些压力,但企业运行关键还是要靠自主经营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