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潭不断加快优化布局,持续完善产业链条,在实现传统产业平稳增长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力构建契合平潭的新型产业体系,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数字算力筑基赋能
发送一张文物照片,AI可以提取文物特征,经过推理训练后生成完整的文物视频;坐在一台机器前,它可以像中医一样通过“望闻问切”,为你的身体健康提出建议……20日,在平潭两岸融合智算中心展厅,记者见识了不少数据应用场景。这些场景的实现,需要算力的支撑。
今年4月,平潭两岸融合智算中心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揭牌成立。目前,平潭两岸融合智算中心项目已建设2300P算力规模。其中1300P算力已正式运营,另外1000P计划9月份进入试运行。特别一提的是,2300P的算力中有300P属于国产算力,为项目高质量建设与长效化运营筑牢坚实支撑。
平潭两岸融合智算中心项目负责人施武介绍,该项目以“智汇两岸、引领未来”为主题,致力于打造数字时代的“跨海之桥”,聚焦算力自主可控,锚定“立足平潭、服务福建、辐射全国”的发展定位,以“算力设备与技术应用”为核心目标,全力打造自主创新数据中心。
同时,平潭两岸融合智算中心项目深度应用全栈自研硬件设备与技术方案,筑牢算力基础设施的安全防线,为政务云服务、精准农业数字化管理、海洋环境实时监测等领域提供坚实算力底座。此外,配套建设的通用算力平台,精准对接跨境电商数据处理、智慧物流枢纽调度等多元需求,持续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平潭两岸融合智算中心是福建省算力生态联盟成员单位之一。“全省共有七个成员单位,我们占据了其中之一,这说明我们在算力产业规划上走在了前列,赢得了先机。”施武说。
区位优势开花结果
走进平潭跨境电商园3号仓库,一楼收货区的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到货的保健品、轻奢商品、母婴用品等,这些商品按照订单需求,将在这里分拣包装再发往全国各地。
作为某购物APP的跨境业务唯一服务商,福建岚和供应链有限公司在积累经验中乘“数”而上——二楼发货区的26台“小黄人”机器人,可以在一小时内完成3000件商品分拣,相较人工而言,效率提升了约20%。
“这些机器人不仅提升了分拣效率,还能用于非标、无序货物的拣选及转运。”平潭跨境电商园3号仓库运营方——福建岚和供应链有限公司仓储总监薛理志介绍道。
据了解,平潭跨境电商园3号仓库主要承接京东、天猫、抖音和部分私域平台的业务。薛理志介绍,他们的日均发货量可达8万票。
远程智能施封、对台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中心仓、跨境电商领域运用关税保证保险、全球质量溯源体系……近年来,平潭聚焦产业链条式创新,积极拓展跨境电商保税展示、保税物流、两岸海运快件等多元化业态。
因港而生、凭港而兴。2024年以来,平潭大力推动口岸经济全产业链创新,推动“口岸+文旅”“口岸+风电”“口岸+双碳”等融合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培育多元产业体系,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者: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