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我市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提示,近期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的阳性检出率位居前列。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可不要小瞧了这个病毒,它每年都在悄无声息地侵袭婴幼儿和老年人,却因为症状相似,常常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要学会科学应对。
呼吸道合胞病毒(英文缩写为RSV,简称合胞病毒)是一种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的RNA(核糖核酸的英文缩写)病毒,大多数感染者症状较轻,类似普通感冒,但在婴幼儿和老年人群体中更容易引发较严重的症状,如支气管炎和肺炎,是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病原体之一,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与密切接触传播。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会通过飞沫播散到空气中,被他人吸入。病毒也可能附着在物品表面(如玩具、门把手和衣物等),如果手部接触了这些物品,再触摸口鼻或眼睛,就有可能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
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天—8天,可引起上、下呼吸道感染,不同年龄表现不一。小于2岁:特别是6个月龄内的婴儿,突出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病初2天—4天表现为发热、鼻塞和流涕,之后很快出现咳嗽、喘息、呼吸急促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可能会呼吸费力和喂养困难。大于等于2岁:多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如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可能会发热;也可表现为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
日常如何做好防护?疾控专家表示,做好日常防护,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勤洗手:做好手的卫生,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尤其是在外出归来、在接触公共物品后、接触孩子前。避免用手触碰眼睛、口鼻等部位。
少聚集: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婴幼儿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必要时科学佩戴口罩。
常消毒:定期对孩子的玩具、餐具,以及家中的门把手、桌面等进行消毒(物体表面消毒可选用浓度为0.1%的次氯酸钠或70%~90%的酒精)。
避免接触患者:家里有人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与婴幼儿保持距离,咳嗽时用纸巾遮挡口鼻。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