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杨柳”登陆前一周,厦门共投放生猪19461头、蔬菜20198吨、水产品3465吨、家禽45055羽、蛋品576吨,主要副食品供应稳定。同期,厦门统肉批发均价9.83元/500克、蔬菜批发均价1.97元/500克、水产品批发均价26元/500克、家禽批发均价12.7元/500克、蛋品批发均价4.5元/500克,市场物价保持平稳。相关部门的两组监测数据形象地展现了厦门在台风暴雨来袭时,市场保供取得的成效。关键时刻的物丰价稳,得益于韧性有力的全链条应急保供体系。
全链条发力 提前加固“保供网”
每当强降雨天气来临前,厦门就会全链条发力,提前加固“保供网”。以应对台风“杨柳”为例,市商务局根据气象灾害预警级别和应急响应机制,提前下发做好汛期灾害防御和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压实保供主体责任。组织人员前往6家承储保供企业现场检查督导,确保主要农副产品储足储好及调运渠道畅通,提升市场配给能力。
与此同时,我市持续实施肉菜等主要副食品供应量及价格日监测,监测对象包括5大品类、20余种主要副食品,严格落实信息日报制度,适时做好主要品种、重要时段、关键节点的市场价格和供求情况监测研判,掌握市场供需情况。
丰足的市场背后,有一张“看不见”的农副产品供应网。厦门是典型的蔬菜等农产品销区,“菜篮子”供应主要依赖外部输入。极端天气下,市商务局指导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组织货源,提升生猪、蔬菜等主要副食品调运能力,强化跨区域协作机制,稳定市场供给品种,增加市场投放量。此外,我市农批市场、大型商超与省内外20多家生猪外埠基地、10余省50多家蔬菜生产基地保持紧密合作,可为厦门提供每天1000头生猪供应和约1500吨蔬菜供应。
畅通物流大动脉是保供稳价的关键。针对可能出现的道路运输交通管制影响民生物资运输问题,厦门多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起“菜篮子”产品运输保障协调机制,推出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确保“菜篮子”产品“产得出、运得来、供得上”。
实施市级储备 上好“双保险”
2016年的台风“莫兰蒂”、2023年的台风“杜苏芮”……近年来,厦门“菜篮子”工作经历数次重大天气考验。在“淡、节、灾、突”等市场供应紧张时期,厦门早已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应对机制。
一旦汛期发生突发状况,厦门还有物资储备“兜底”,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据悉,2025年度市级储备冻猪肉2500吨、食糖400吨、芽豆150吨、包装饮用水2100吨等,确保在应急调控时调得出、用得上,为保障供应上好了“双保险”。
今年上半年,市商务局还牵头制定了《厦门市市级重要副食品储备实施办法》,对市级重要副食品储备实行目录管理,明确储备品种、数量、产品要求、储备时间、承储条件、补贴标准等。据了解,列入储备目录的商品有冻肉、食糖、鲜鸡蛋、包装饮用水、耐储蔬菜,并且市商务局还将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应急保供需要,适时调整储备品种、数量和储备时间,以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市场调控和应急保供能力。
(厦门晚报记者 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