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开渔季·厦门版“抢鲜”指南

来源:厦门日报 2025-08-21 16:18 http://www.mnw.cn/

  昨日7时,晨曦洒向翔安琼头避风坞,一艘艘满载回港的舢板船靠近沙滩,守候已久的人们立即围了上来。从17日开始的每个清晨,这样的场景几乎都在这个厦门最大的传统渔村上演。

  也正是这几天,不少读者拨打厦门日报热线968820求助:“我也要去抢鲜!但该去哪里抢啊?”

  厦门海洋部门提供的一份最新“厦门码头、避风坞名录”显示,分布在岛内外能够停泊船只的点位有44个。厦门新鲜渔获的上岸点,就在其中——当然,这些停泊点并不一定停着渔船。

  连日来,厦门日报记者“按图索骥”,探访今年厦门海捕水产品上岸的“桥头堡”。

  第1站

  翔安琼头

  厦门传统渔村“第一村”

  开渔季,渔船边的现场交易哪里最多?渔船的数量是一个佐证。目前琼头拥有的284艘在册渔船和226艘乡镇船舶,让它坐实了厦门传统渔村“第一村”的位置。

  琼头避风坞旁这片长两三百米的沙滩,频频出现在人们的手机屏幕上。据分析,除了船多、海鲜多的因素外,这片沙滩岸线长、好停船,交易场所开阔,也是其迅速蹿红的一个原因。

  再一个缘由,是交易沙滩的十余米外,村里为“吃货”们提供的海鲜“杀、剖、洗”一条龙服务。工作人员刀起刀落,只要七八秒钟,就能把一条金枪鱼的两面刮干净。而一斤一两元的处理费,也被大多数人接受。

  从开渔后这几天的情况看,每日早晨7时至9时,都是琼头渔船回港的高峰期。自然,这两个小时左右,也是市民“抢鲜”的最佳时机。这些在凌晨1时许出海的渔船,能捕捞到更多“好货”。

  从价格上看,渔民零售给市民,比批量运到商贩车上,根据不同种类,海鲜每斤会高出几元至十几元不等。

  每天早晨琼头热闹的场景,与渔民们深夜出海、抢抓早市的捕鱼战略有关,而这,也契合了市民的消费习惯和商家对渔获的处理流程——前者可以把“第一手鲜”端上早餐的餐桌,后者则把海鲜第一时间送到各大市场及餐馆。

  第2站

  高崎渔港

  远海渔船“热”聚地

  夜幕降临,位于厦门高崎渔港的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比白天还“热”。厦门出远海作业的大中型渔船,基本上都从这里出发,回到这里卸货。

  琳琅满目的渔获中,冰鲜产品居多。相对于舢板船上活蹦乱跳的渔获,它们体量更大,对开渔一周后厦门海捕类水产品价格水平的影响也更大。

  靠岸,卸货,搬运,过秤,送往交易中心。而岸上的另一头,一辆小货车一停稳,鲜之源水产产销专业合作社的小伙们就挽起袖子,涌过来卸货。商家介绍,目前交易中心的水产品,除了来自本地渔船外,还有不少是“外地”来的。

  “外地”指的是离厦门不远的漳州龙海浯屿等地区。就大中型渔船而言,当地的数量比厦门多得多,而它们渔获的主要供应地,指向的正是厦门。

  夜里,总面积18.2万平方米的交易中心灯火通明。每日傍晚6时至次日清晨6时是这里交易的高峰期,商贩把买来的渔获送到厦门的各大市场,也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市民,意图在这里拎回比家门口的市场更实惠的海鲜。

  第3站

  欧厝、蔡厝、小嶝

  海岸线的“寻鲜”点

  依据海洋部门给的表格,这几天记者沿着海岸线“寻鲜”。

  早上9时许,翔安欧厝码头停泊了50多艘清晨回来的渔船——它们一样是深夜出发,赶早到岸。也有商贩和市民来这里现场交易,但规模和人数比琼头少了许多。

  东北方向,蔡厝码头附近的岸上出现了类似景象。原先在大嶝比较火爆的几个码头交易点,今年都“移师”到了这里。小嶝岛码头也有慕名而来的客人,由于今年连结大嶝的景观桥开通,人们上岛更加便利。

  多年前红火的同安后田、潘涂、丙洲停泊点,显得有些沉寂。海沧区鳌冠避风坞、嵩屿码头,集美区浔江停泊点、杏林停泊点等,虽见渔船,但未见交易景象。

  链接

  “老买手”教您挑本港鲜货

  开渔后的厦门,海鲜市场热闹非凡,不少消费者却在“怎么挑、怕挨宰”上犯难。记者走访市场,请“老买手”分享避坑经验,教您把新鲜的本港海鲜带回家。

  买大鱼搭杂鱼?

  要拒绝

  “老厦门”蔡跃先在第八市场做了十几年海鲜买手,他的第一招是“先问清、再下手”。“看到心仪的海鲜,先别拿起来,问清是按斤(500克)还是公斤算,尤其是龙虾、膏蟹等高价货。”他提醒。

  不少海鲜按个计价,比如膏蟹35元一只、鲍鱼5元一头。“按只买对新手更友好,价格明了。”蔡跃先说,两种计费方式各有优劣,少量购买选“一口价”更省心。

  称重的“猫腻”也得防。有的商家用厚塑料袋、粗绳或带水的瓢子增重,他建议优先选薄袋、橡皮绳的店家,称重前倒干净袋里的水,“去皮”再称。“八市有公平秤,可以拍照留证,遇问题打12315。”

  遇到商家“买大鱼搭杂鱼凑整”,要拒绝,“按需购买才不花冤枉钱”。

  冰鲜还是活鲜?

  看鱼眼

  美食博主林明轩常带粉丝逛琼头港口,他发现新手最易混淆“当季鲜”和“往季冰鲜”。“辨鱼先看眼:当季鱼眼球凸起清亮,像含着水;冰鲜鱼眼多凹陷浑浊,甚至蒙白膜。”

  再看鳃部:当季鱼鳃鲜红,鳃丝清晰无黏液;冰鲜鱼鳃色偏暗,呈暗红或灰紫色,鳃丝粘连还可能带异味。“摸肉质更准,当季鱼紧实有弹性,按压快速回弹,摸起来干爽;冰鲜鱼肉质松散,回弹慢,解冻后可能发黏,鱼肚子也容易松垮破损。”

  他提醒,跟临时流动摊贩买杂鱼,别一股脑倒进袋里,如果少量购买,应该逐条查看状态,防止摊主混进往季冰鲜鱼。

  青蟹菜蟹还是膏蟹?

  看腹部

  厦港海鲜摊主陈永贵常在高崎渔港进货,最懂“长得像却价差大”的门道。“就说青蟹、菜蟹和膏蟹,价格能差一半。”他拿起一只蟹翻过来看,“腹部尖三角形的是雄蟹,叫青蟹,肉多适合做米粉汤,80元/斤左右;腹部圆形的是母蟹,按尾部硬度分等级——尾部硬邦邦,壳缝透出橙红色的,是膏蟹,煮熟后膏体橙红流油,要130元/斤。”他介绍,母蟹按膏体成熟度分等级,五分以下膏的是“菜蟹”,尾部软塌,才70元/斤,口感差很多。

  他建议,拿不准就多问摊主,正规市场商家多靠谱,路边流动摊贩要多留心。

  (文/厦门日报记者 王元晖 沈彦彦)

原标题:开渔季·厦门版“抢鲜”指南
责任编辑:方迪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厦龙山海协作科创园开园
  • 2023年以来福建海事审判两级法院受理各类海
  • 从线上扩展到线下 无理由退货服务新规范让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致敬医师节
    致敬医师节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以下哪一项是最为常见的地震类型?蚂蚁庄 眼镜布的边缘经常切成锯齿状是为什么?蚂 华安:百亿工程 万众同心 农业银行龙海支行开展国库40周年宣传活动 洛江区政协开展重点提案督办暨第三季度专 四川发布一批人事任免,涉厅级领导职务 厦门市公布今秋中学转学办法 六所学校岛 厦门市公布今秋中学转学办法 六所学校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