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福庆船务公司旧址不是海后路46号,而是海后路56号。”前日,市民丁女士拨打本报热线968820报料称,位于大清一等邮局旧址隔壁海后路46号悬挂的“合福庆船务公司旧址”的铭牌信息是错误的。丁女士是该船务公司创始人后人的家属,她认为,相关部门应做更正。
对此,记者前往现场察看,并向相关专家求证。同时,相关部门也做了回应。
记者走访
文物名称出现错别字
地址范围也不全
前日下午,记者来到海后路46号建筑前,在该建筑蓝色门牌下方,悬挂着一块思明区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扇形铭牌,上面写着“和福庆船务公司旧址”字样。同时,铭牌右下角还有一个二维码,用手机扫描可以收听语音导览,了解该旧址基本信息。
记者用微信扫描后,有音频介绍并配以文字简介。文字介绍中写道:“该旧址位于大同社区,海后路46号,坐东北朝西南,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厦门和福庆船务公司旧址。”
对此,记者联系上厦门老房子研究专家曾谋耀。他认为,这个铭牌信息有误。“首先,铭牌上把船务公司的名字写错了,应该是‘合’而不是‘和’。”曾谋耀说。另外,他还提到合福庆船务公司旧址应该是海后路46-56号以及人和路130-134号。因此,语音导览中介绍的信息是不全的。
部门回应
旧址名称存在争议
确认信息后会及时更正
昨日,记者联系上思明区文旅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接到记者反馈后,第一时间和丁女士沟通,对方明确表示是“合”字,但丁女士并不能拿出相关材料证明。“我查阅了资料,发现有‘合福庆’的记录。”该工作人员坦承,确有可能是“合”字。
对于目前出现存疑的状况,该工作人员解释道,在做文物普查时,也有文史专家参与普查工作,可能是专家提供的相关资料不够翔实、不够准确弄错了,也可能是笔误录错。
尽管如此,她提到,昨日在和相关文史专家核实时,也有专家表示是“和”还是“合”仍存争议,需要相关资料证明。对此,她表示,部门将继续核实,一旦确认有误,会及时更正。(记者 邬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