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洛江区 > 洛江新闻 > 正文

五口古井状似“四菜一汤”

来源:东南早报 2015-12-30 09:22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QQ鍥剧墖20151230092200

  一片密集民宅包围中,一处巨大古井,上面覆盖着一方四圆的井盖,状似漳州南靖土楼“四菜一汤”,十分罕见;透过井盖往底下一瞧,井水清澈,底部的陶瓷碎片,清晰可见,令人啧啧称奇……

  这是日前文史专家在洛江区万安街道桥南社区发现的一处古井,因造型奇特,井水清冽,引起当地文物部门重视。

  现场看井——

  罕见造型古井 藏身民宅群中

  “我们也不知道这口井有多久了,只是祖祖辈辈都取这里的水!”听说记者一行来寻找古井时,桥南社区居民刘思源,主动带着记者,穿过一片密集民宅,七拐八弯,来到古井所在的位置。

  在几座高大民房包围中,一片略为平坦的底洼地,一口占地十几平方米的古井赫然跃入眼中,上面镶嵌着四圆一方共几个井盖,尤其引人注意。一块巨大的石碑立在旁边,由于年代久远,上面已模糊不清。“现在有人安装自来水,之前附近几个村都要到这里挑水。”几名当地妇女一边取水,一边说:“这里虽不能吃了,但作为洗地板、打扫卫生的用水还是可以的。”

  居民说井——

  因井水水质好 以前煮烟必备

  这口古井所在角落叫“下路潭”,因历史上这里就是一处水潭。“一年四季,不论寒暑,这口井里的水从来没有干过。”现年65岁的刘思源回忆,20世纪60年代,由旅菲华侨出资,对古井进行一次保护性修缮,“这些水泥井盖就是那个时候修的,不然井口露天,直径超过三米,夏天左邻右舍都来挑水吃,那场景让人震撼!”

  据当地老者称,清朝末年,附近有专门煮黑烟的作坊,所使用的水都得到这口井来打,“从这一点可以说明井水水质之好”。记者在现场,透过井盖取水口往里一看,三四米深的井水,十分清澈,连井底部的陶瓷碎片,依然清晰可见。

  部门谈井——

  史料中没有记载 极具价值要保护

  “这里地处洛阳桥头,古井开凿与使用,和当年造桥关系密切。”泉州文史专家黄真真认为,洛阳

  桥的修造,前前后后花了6年8个月,大量的人工投入,而与之相配套的水井,固然不可少。她称,通过这口古井的规模和造型,以及当地姓氏历史,可以初步断定古井应该开凿于明代之前,甚至更早,“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值得保护”。

  洛江区文物部门则称,这口“四菜一汤”井,在之前史料中并没有详细记载,属于新发现的文物,“井是记录历史上当地生产、生活的重要实物资料,随着城市开发,正在慢慢消失”。黄真真建议,当地部门尽快派人实地调查,留下这些古老的见证者。

  ●链接

  “四菜一汤”土楼群

  田螺坑土楼群是汉族民居建筑的杰作,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西部的书洋上坂村田螺坑自然村,为黄氏家族聚居地。田螺坑土楼群坐落在海拔787.8米的狐岽山半坡上,距南靖县城60公里,5座土楼均保存完好。

  田螺坑土楼群由1座方楼(步云楼)、3座圆楼(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和1座椭圆形楼(文昌楼)组成(如图),当地人戏称“四菜一汤”。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青春赋能乡土 校地共育新苗 ——福建农林大
  • 德化双轨链条:石膏循环再生与花纸智造升级
  • 南安英都:司法所“1+3+N”模式重塑矫正新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支持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 泉州市获中央 鲤城丰泽全域试点家庭病床服务 告别充电焦虑!泉州丰泽近4000个电动车充 泉港区领导与援藏干部座谈 德化双轨链条:石膏循环再生与花纸智造升 青春赋能乡土 校地共育新苗 ——福建农林 一路焕新!泉州南迎宾大道沥青罩面全线完 陕西发布干部任职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