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消费主张 > 正文

酵素产品网络受热捧 自制酵素健康隐患多

来源:京华时报 2015-06-30 15:35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摘要]酵素是否真的有神奇的减肥、养颜、排毒等种种功效?

  “酵素”其实就是“酶”

  听上去“高大上”的酵素到底是什么呢?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专家阮光锋表示,酵素一词来源于日本,先被引进台湾,辗转进入大陆。在规范的中文表述中,“酵素”其实就是“酶”。“酵素”只是“酶”换了个高大上的名字。

  酶是生物产生的一种高分子催化剂,是大多数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催化剂。酶能够催化人体内各种生化反应,以便进

  行新陈代谢,如食物的消化、体内能量代谢等。已经发现的酶的种类有几千种,每种酶只能帮助分解一类大分子。

  阮光锋告诉记者,各种酶的缺乏往往都会带来或大或小的毛病。它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作用。比如,唾液淀粉酶就可以帮助将淀粉水解成糖好被吸收,胃蛋白酶可以帮助消化蛋白质……没有这些酶的作用,人体内很多生化反应根本无法进行。

  神奇功效是商家营销手段

  “酵素”其实就是“酶”,但这并不代表着这些口服酵素就有效果。因为,酶大多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掉,分解成氨基酸,无法发挥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胰岛素,糖尿病人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就是因为胰岛素是酶,是蛋白质,口服无法发挥作用。

  我们身体里原本都有酶,它也的确是所有生命活动的必需。酶少了人就会生病衰老甚至死亡。但是就算是酶缺乏了,也很难通过“吃”来补充。因为酶都是蛋白质,也就具备了蛋白质的娇气秉性,就算喝上一公斤的“水果酵素”,获得的总蛋白质也是十分微量的,还不如吃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此外,由于酵素在通过消化道时缺乏保护,它首先过不了胃酸这一关,会被胃酸消化变性。即使吃下了那少得可怜的酶,也无法发挥其作用。因此,一些人寄希望于“酵素”的保健梦根本不可能实现。

  阮光锋说,口服酵素进入消化道后,会被分解,没机会进入细胞,不可能起到宣传中的减肥、降脂等各种功效。商家常宣传的酵素神奇功效,基本都是营销手段,是不可信的。

  减肥效果或是“误打误撞”

  酵素的减肥、排毒功效是最受商家推崇的。众所周知,人体中各种生化反应都需要酶的参与,比如脂肪燃烧就需要脂肪酶。这就成了“酵素减肥”的理论基础。

  专家表示,正常来讲,低热量高蛋白的饮食搭配对减肥是有一定帮助的。由于酵素里含有蛋白质成分,以酵素代餐,本身就是在控制饮食,有可能“误打误撞”地带来减肥的效果。但这种效果更多是控制饮食带来的,而不是酵素本身具有神奇的减肥功效。如果饮食正常,搭配食用酵素,对减肥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市面上的酵素产品是介于食品和保健品之间,肯定不属于药品,”某三甲医院心内科一位专家说,临床上也碰到过吃了酵素的患者,而这些患者本来有便秘疾病,吃了酵素产品后,排便正常了,可一旦停了酵素,便秘就又反复。

  协和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李英涛表示,不光是酵素产品,还有一些举着排毒、养颜等旗号的产品,其中都含有一些泻剂成分。这对于有便秘疾患的人而言,是有害而无益的,而正常人如果长期食用带有泻剂的食品后,也会扰乱肠道菌群,容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引发更严重的便秘等肠道疾病。

  自制酵素健康隐患多

  对自制酵素,阮光锋直言,“不推荐在家自制酵素”。自制酵素主要是利用水果发酵,但是,自然发酵不易控制,容易造成杂菌污染产生毒素,以及生成其他有害物质。饮用这样的“自制酵素”,反而会增加健康风险。

  其实,这个“自制”的过程并不新鲜。如果把水果换成蔬菜,得到的东西叫泡菜。而且,制作泡菜的工艺经过了很长的摸索和实验,与之相比,“水果酵素”的不确定性还要大一些。

  李英涛表示,水果酵素制作时需要加入大量的糖,从网上信息看,糖、水果和水的比例从1比3比10至1比1比5不等。换句话说,水果酵素的含糖量在10%以上。如此多的糖在让口味变得好喝的同时,无形中增加了糖的摄入量。

  阮光锋说,水果表面的微生物组成是十分多样的,除了发酵需要的酵母菌或乳酸菌外,包括致病菌在内的微生物也在蠢蠢欲动。一旦制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发酵过程中杂菌“占山为王”,这样生产出的“水果酵素”非但不能起到保健作用,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在杂菌污染中,最需要注意的是霉菌污染。一些霉菌,包括多种青霉、曲霉在内的霉菌,可以产生称作展青霉素(又称作棒曲霉素)的物质。展青霉素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神经毒性、胚胎毒性和一定致癌性,并且会对动物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虽然对于人体的危害尚无明确结论,但暂定的每日最大摄入量为0.4微克/千克体重,换句话说,一名70公斤的成人每天不应摄入多于28微克展青霉素。然而对于被霉菌污染的水果制品(尤其是苹果)来说,其展青霉素含量可达每克1微克。

  同时,亚硝酸盐就是自制水果酵素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不容小觑的有害物质。由于采用自然发酵,菌种不易控制,容易产生更多的亚硝酸盐。在乳酸菌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呈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浓度峰值在1周左右时达到顶峰,随后下降。如果很多人一周不到就喝,很容易产生风险。即使存放时间足够长,亚硝酸盐含量会下降,但增加的发酵时间则会增加其他物质的产生。

  此外,水果含有大量的果胶,而果胶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的一大产物就是甲醇。在酵母发酵过程中,甲醇含量可以达到近20毫克每毫升,在酒味没有那么重的“水果酵素”中,甲醇含量也能达到每毫升数毫克的水平。

  李英涛还提醒到,绝大部分的酶需要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外界施加的也无法进入细胞内部。因此,通过吃的方式补充酶是无效的。如果真的想调节体内的“酶”水平,需要从平衡营养、加强锻炼、作息规律等入手,让身体健康起来,这样体内的酶水平才会正常。(京华时报记者叶洲 漫画/京华时报谢瑶)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输不起!若“大罢免”成功,国民党将有五大
  • 柯文哲726出来投票“反罢”? 白营:已完成
  • 邹城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蔡庆华严重违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这5种习惯都会伤害你的胃(视频)
    医解百科︱这5种习惯都会伤害你的胃(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福建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中欧班列(福州)开行三周年出口货值逾10 “景泰蓝点蓝工匠”主要负责的是以下哪个 文化消暑 从半年报看福建经济的形与势 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啤酒出口规模居全国第 福建:“家门口”的文化生活更丰富 全国首创!福建用电异常主动提醒 办电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