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永春县桂洋镇暗坑水库项目现场,水利部河湖保护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李鑫正俯身测量固结灌浆孔深度。“我们靠定期飞检、稽查盯紧质量,发现问题就促整改。”他一边记录数据,一边解释。除了点对点指导,中心还常请专家解读新规政策,围绕监督重点、难点和易错点等面对面培训,就是为了提升永春水利施工队伍和管理人员整体水平。
水库连着民生,质量丝毫不能含糊。眼下,永春县23个在建及新建重点水利项目正加速推进,在抢进度的同时,当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水利部河湖保护中心提供质量安全监督技术咨询。专家组成立后,线上问情况、线下作指导,让项目监管既动态灵活,又始终保持高标准。
光靠第三方还不够,自家功夫得过硬。永春同步打出“组合拳”:出台“清风护水”专项行动方案,建起工程实体质量“飞检”、交叉检查、片区执法检查、社会监督等机制,让监管更规范;推行阳光管理制度,设立质量安全公示榜,常态化更新全县在建水利工程参建单位从业人员被警告、通报、行政处罚等情况,“亮榜晒丑”逼着参建人员好好履职;实施谈话制度,发现质量缺陷、安全隐患就及时约谈,并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和警示教育片学习。“去年到现在,专题培训覆盖60人次,约谈了9个在建项目、36名负责人。”永春县水利局质安站负责人刘伟鹏算起了细账。
对自检揪出的问题,永春更有“硬办法”:分级警告、绩效评价双制度齐上,确保问题改彻底、责任落到位。2024年以来,永春县水利局质安站发了16份整改通知书、1期通报,还给乡镇点对点送了16份提醒单。
“我们就认‘常’字当头、‘严’字托底、‘细’处着力,把好质量和安全关。”永春县水利局局长郑东生的话掷地有声,“要让水利工程走得稳,为建设‘稳步跑’铺好路。”(章阿玲 黄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