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碳捕集、利用、封存”产业已驶入发展快车道

来源:央视网 2023-07-20 10:38 http://www.mnw.cn/

  央视网消息:来看《从这里看见美丽中国》系列报道,见证新征程上正在不断谱写的美丽中国新篇章。接下来,我们一起跟随记者揭秘节能减排的新科技。

  近几年,碳捕捉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经产生的碳排放是怎么捕捉回来的?捕捉回来又能做什么用呢?我们到东北的辽河畔去看看。

  总台记者 闫崎峰:在一望无际的辽河油田里,这座占地面积仅8800平方米的二氧化碳捕集液化站显得并不起眼。您可能想不到,这样一座规模不大的二氧化碳捕集液化站每年可以捕获并处理5.7万吨二氧化碳。这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316.7万棵成年树木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油田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往这些二氧化碳都被排放掉。而现在,会在排放口被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加压后变成液态二氧化碳,封存在这些白色罐体中。仅仅储存起来还不够,辽河油田让这些液化的二氧化碳派上了大用场。

  总台记者 闫崎峰:可以看到我旁边的这些管线上凝结了厚厚的白霜,管子里运输的就是低温液态下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被这些高压泵送入距离我脚下4000多米的原油层中。加入了二氧化碳的原油会变得蓬松、流动性好,便于采集,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至少18%的采收率。

  在“碳驱油”的过程中,大部分二氧化碳会被封存在地下,少部分会随原油一同开采出,再被送到刚才我们看到的捕集站,经过液化处理后再注入到地下,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实现了石油的增产和碳减排的双赢。

  总台记者 闫崎峰:如果有一天当我脚下的油田被采尽,这里就将变成一座巨大的碳库,它的容量将达到2.4亿吨。到那时,大量的二氧化碳被运到这里,只注不采,永久封存!

  辽河油田首席技术专家 武毅:我们毕竟是一个以热采为主的油田,每年要消耗、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这个项目,其实是变废为宝了,既驱油又埋存。

  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业相继启动了碳捕集工程,包括松辽盆地300万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示范工程,胜利油田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项目等,中国的“碳捕集、利用、封存”产业从新战略到新格局,已驶入发展快车道。

原标题:中国“碳捕集、利用、封存”产业已驶入发展快车道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输不起!若“大罢免”成功,国民党将有五大
  • 柯文哲726出来投票“反罢”? 白营:已完成
  • 邹城市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蔡庆华严重违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这5种习惯都会伤害你的胃(视频)
    医解百科︱这5种习惯都会伤害你的胃(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福建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中欧班列(福州)开行三周年出口货值逾10 “景泰蓝点蓝工匠”主要负责的是以下哪个 文化消暑 从半年报看福建经济的形与势 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啤酒出口规模居全国第 福建:“家门口”的文化生活更丰富 全国首创!福建用电异常主动提醒 办电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