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商报记者赖香珠通讯员柯琳琳张雅媚
“喂,您好。请问是王先生吗?您的信用卡显示在云南刷掉20万元,请问是您本人消费的吗……”近日,翔云中学的学生用生动幽默的表现形式,演绎了反诈情景小品《一墙之隔》,让人受益匪浅。
此外,该校老师还自创疫情防控“三句半”,学生用打快板形式助力疫情防控宣传。
学生演绎小品提醒人们警惕电信诈骗
5日,记者来到翔云中学时,4位学生正在学校主席台进行排练。
指导老师王焌烽向记者介绍,小品《一墙之隔》讲述了一个骗子利用电信手段进行诈骗,恰遇与其一墙之隔的一位防骗意识很高的老人,即便使用各种手段最终都被识破的故事。小品于幽默中提醒人们警惕电信诈骗。
“前期召集学生,熟悉台词、准备背景墙、电脑、电话、茶桌等道具,1月上旬着手排练,到现在有4个星期了,学生们都是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到学校排练。”王焌烽说,自从学校放假后,学生更是练得勤快,每天早中晚准时“打卡”,反复排练6个小时。
对于从没表演过小品的4位学生来说,挑战近13分钟的连贯表演,确实颇费功夫。
“最难的就是背台词,一遍两遍是很难记熟记牢的,再来就是语调、动作,骗子还得要有骗子的‘样子’。”在小品中饰演“骗子”的学生王江镇告诉记者。
刚开始表演时,学生时常会忘记剧情和台词,只能一遍一遍地排练。“演员表演时,后台需要放配音,要在恰当的时间点播放,台下观看的人才不会觉得奇怪,难就难在后台的人看不到演员的动作,导致配音很难同步。”王焌烽说。
为此,他们在台词对应位置进行“配音、配什么音、放几秒”等关键词标注,通过不断磨合,学生们表演也逐渐流畅,配合越发默契。
“从不断卡壳到最后一次过,用手机看录下来的视频,挺有成就感。”饰演被骗老人的学生卓泉龙笑着说。
老师自创“三句半”宣传疫情防控
“新春佳节点灯红,家家团圆想亲人,新冠病毒来害人,真气人;新冠病毒有特点,聚集扎堆会传染,靠得太近有风险,离远点……”随着学生手中舞动的快板,一句句朗朗上口的闽南语顺口溜入脑入心。
这是由翔云中学教师梁百芳亲自创作的疫情防控宣传“三句半”。“1月28日开始创作,31日便完成了,共有261个字,都是亲切的方言、接地气的语句。”梁百芳介绍。
为了让“三句半”宣传更加直观,更容易记住,学校决定用快板表演方式呈现。但是没有合适的教师教学,学校正为此事犯难时,“救兵”出现了。“我儿子刚好放假了,他学过快板,就让他专程从泉州回来,教学生练习。”翔云中学副校长王进展说。
就这样,王江镇和卓铭缘两位“零基础”的同学上起了“专业课”,将一副快板使得有模有样。
“反电信诈骗和疫情防控,是当前全社会的重点工作,在翔云镇党委政府和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我们组织学生通过小品和快板进行宣传,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师生和家长防电信诈骗及疫情防控意识,从而提高师生和家长的安全防范能力,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翔云中学校长梁国灿表示。
梁国灿告诉记者,小品和快板拍摄视频后,还将通过学校公众号、微信家长群等途径进行传播,向社会宣传。“开学初,我们还将组织演出,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师生学习有关防电信诈骗和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