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为期3天的第九届海峡两岸食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闽台(泉州)食品交易会(以下简称“食交会”)收官,意向成交额达195.68亿元,超过去年。本届食交会以“展全球优品,链出海商机”为主题,吸引了来自63个国家和地区的超千名国际采购商及7万余名专业观众到场参会。从今年食交会发布的千款新品可以看到,在消费市场日益追求健康与品质的当下,“药食同源”理念正成为食品行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用中草药腌制鲜果制成蜜饯,在瓜子中加入中草药成分减轻上火的焦虑,把桃胶加入银耳羹中提高其营养价值……食交会上,多款融入了“药食同源”理念的新品亮相,备受瞩目。
“如何让蜜饯更好吃、更健康,一直是我们产品开发创新的初心。”泉利堂董事长陈清帅介绍,如今,泉利堂传统工艺产品中的添加剂已精简至两三种,更有十余款零添加产品组成的矩阵,让泉利堂成了行业里“健康蜜饯”的代名词。早在“药食同源”理念兴起之时,泉利堂就在进行工艺改良的同时,延续古法“三腌三晒”工艺——以中草药腌制、自然阳光晾晒48小时,从而激发药香及果子的香味,并用草木本味替代多余添加,保留独有的配方与风味。
“‘药食同源’理念给了我们打破品类刻板印象的灵感。”旺瓜食品总经理翁柏鸿告诉记者,今年企业推出的“不火瓜子”系列产品,就从原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如其中的红豆薏米口味就是加入了红豆、薏米、罗汉果、薄荷、甘草、茴香这六味草本配方,收到了许多客商青睐。
实际上,“药食同源”理念文化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尤其自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明确了药食同源物质的动态调整和管理规范后,“药食同源”的关注度更是与日俱增。截至今年7月,我国药食同源物质(食药物质)目录共包含106种。名录的更新也给了休闲零食、饮品等预包装食品以更大的创新空间。
根据2025年中国特种食品产业大会公布的数据,我国药食同源全产业链估值超过2万亿元。面对如此大的市场,再结合对今年食交会展出新品的观察,不难发现,食品健康不再停留于标签,而是成为产品创新的基因。“药食同源”从传统智慧蜕变为现代消费刚需,众多食品企业借助“药食同源”东风,纷纷布局健康食品新赛道。
食交会主办方表示,食交会将持续为泉州特色美食搭建国际化展示窗口,让世界看见泉州美食的文化魅力与创新活力,助力泉州申创“世界美食之都”,也将继续提升国际化、专业化、平台化特色,为全球食品行业搭建高效对接桥梁,助力全球食企扬帆出海,共享全球食品产业新机遇。(记者 刘宁 董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