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七,在这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节日里,很多情侣都会做一些具有仪式感的事情。但是,对于闽南人来说,这个节日可不仅仅是男女之间互诉情愫的日子,也是女人祈愿心灵手巧、保佑孩童健康成长的日子。闽南七夕,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
祭拜必备的“七娘妈亭”(郭雅霞/摄)
闽南特色小吃“糖粿”(李荣鑫/摄)
在七夕来临之前,我市八卦街传统业态市场内,就有很多商家卖起了“七娘妈亭”。因为在泉州地区,七夕有拜“七娘妈”的习俗。“七娘妈”是闽南地区被奉为保护孩童健康成长的女神,自古以来,凡是有孩童的家庭都会在这天祈求“七娘妈”的保佑。在祭拜的过程中,一般会准备瓜果佳肴、胭脂花粉以及闽南传统特色小吃“糖粿”,最后还要加上一座“七娘妈亭”。有的家庭还会在孩子房间门口挂上一盏“七娘妈灯”。根据《泉州府志》记载:泉俗七夕“乞巧”“陈瓜果”“小儿拜天孙”。按照这一习俗,孩子出生之后的第一个“七夕”就要做“新契”,意为新拜“七娘妈”为义母,等到了十六岁那年的“七夕”,就要“洗契”,意思是对其长大成人、与“七娘妈”脱离关系进行洗礼。
同时,七夕也是女儿节,以前的少女们会在这一天准备胭脂、香粉、镜子等在月下设香案祭祀织女星,祈求心灵手巧获良缘。除了这些,古时的读书人也会选择在这一天拜魁星,祈求保佑自己考试顺利。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七夕这一天,很多习俗都被简化了,新一代的年轻人对这些习俗的了解也不多,这着实令人感到可惜。(陈嫣兰)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