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王寒枫先生在《中野美代子五访泉州》一文中提及,中野教授关于“孙悟空生在福建泉州”观点的来龙去脉,主要依据:一是唐人笔记小说《补江总白猿传》里梁朝欧阳纥平南至福建长乐,他的妻子被白猿精攫去的故事;二是明人洪梗《陈巡检梅岭失妻记》里广东南雄沙角镇巡检陈辛之妻,在福建附近的梅岭,被一只猢狲精夺去的故事;三是南宋莆田人刘克庄《释老六言十首》中有“取经烦猴行者”诗句;四是南宋鄱阳人张世南《游宦纪闻》记福建永福人张圣者有“苦海波中猴行复”偈句;五是福建某些地方有崇拜猴子的风俗。
中野教授还强调,孙悟空那种一个筋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的广大神通,是受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里神猴哈奴曼的影响。因为哈奴曼为救悉达公主,能从印度一跃而至楞伽(今斯里兰卡)岛。而且中野教授认为,《罗摩衍那》的故事是从海路传来泉州的。元代泉州有一座印度婆罗门教寺(应是印度教寺),元末寺被毁坏,建筑构件中有一方哈奴曼的石雕(今藏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最主要的就是西塔上的猴行者浮雕。中野教授就是凭据以上各种资料和实物,形成她的孙悟空生在福建泉州的学说。
开元寺西塔第四层
有观音唐僧猴行者和龙马
记者翻阅日本学者中野美代子所著的《〈西游记〉的秘密(外二种)》一书,里面有一幅泉州东西塔猴行者的拓片,传拓高手辜恩来老先生介绍,这是上世纪80年代中野美代子来泉州访古时,他冒险登高进行拓片的。如今自己也没有留底,只留有一张拓片的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