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不少家长都会选择带孩子去春游或度假,但是作为一名成年人,不少人的榜样作用可起的不太好。最近有人拍摄到在安徽合肥一动物园内,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多次对长臂猿吐口水。
一名动物园里的长臂猿躺在草坪上,不时遭到口水的袭击,目击者称,当时一位年长妇女抱着孙子朝动物吐口水,并且还教孙子和她一起吐。对此事件,合肥野生动物园也进行了回应。
安徽合肥野生动物园动物管理科张科长称,是朝长臂猿吐口水,在我们灵长区。有时候劝阻也没用,有时候劝阻还吵架,我们没有处罚权,我们只能劝阻。
这样的行为在网上也激起了一片谴责。其实,生活中这样的“熊家长”不在少数。
2015年在北京动物园,一名家长鼓励孩子用自带的蔬菜喂鹿,自己则在旁边给孩子拍照叫好。
一名网友在地铁上拍到了令人惊讶的一幕,根据他在微博上发布的照片,一男一女在地铁座位上帮助一名小男孩小便,让孩子直接便溺在车厢的地面上。
在街头十字路口看到,在十分钟的时间内,就有多位家长在红灯亮起时还带着孩子穿越车流。
专家表示,熊家长的教育失范是“造就”熊孩子的主要原因。家长在孩子面前不管是做出正面或负面的行为,都会被孩子的意识进行记录。
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一级教师田巍:
孩子在三岁之前他的那部分记忆就像是一个电脑的内存,被写上了 如果这种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在未来是很难改的。
专家建议,不要让孩子为家长的“失范”行为买单。应当注意从小事做起,以身作则,用正面的行为来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培养出正确的行为习惯。
近年来,社会上关于熊孩子闯祸的新闻层出不穷。事后反思,往往发现背后总有家长纵容,家教缺失的影子。其实,孩子年龄小不应该成为家长教育失范的挡箭牌。古人说正人先正己,作为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们做好行为示范,当个正面榜样,别让原本天真无邪的孩子成长为大家不喜欢的“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