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周末,暑热依旧。7月26日下午5时多,在锦江外线临海一侧的小广场、休闲区,各式流动小摊早已出摊,“后备箱”集市慢慢拉开帷幕。临停的车辆满满当当,“接龙”式地延伸到与水头外线的交接处。
夏夜的锦江外线“后备箱”集市十分火热
这里,是石狮吹海风、看高铁、追落日的“网红点”,也是夏日逛夜市、品美食的休闲“打卡地”。“海洋+文旅”的“天作之合”、“美食+集市”升腾的烟火气,带动了就业创业,也带热了产业经济,成为这座滨海城市打造“全域共富先行示范区”的又一生动写照。
做大海洋文旅“蛋糕”
“这里的景色真够漂亮,很热闹,都来体验哦!”在“抖音”平台上,“阿珍”用夹带着一两句普通话的闽南语,推介着她在锦江外线的户外休闲摊,让人听着别有一番亲切感。
很多本地摊户普通话不够“普通”是真的,锦江外线的景色不普通也是真的。这段滨海廊道的火热“出圈”,是石狮近年来接续推进海岸带保护性开发的水到渠成。
滨海而不亲海,让石狮移步异景的海岸景致,很长一段时间都“藏在深闺”。如何破题?2017年开始,石狮大手笔铺开海岸带开发建设,通过交通疏脉络、景观造环境,让68公里海岸线可亲可近、美丽蝶变。从锦江外线开始,到永宁外线一期,已全线贯通并提质升级,更催生出锦江外线十里长堤、东大垵、十里黄金海岸等“流量”打卡点。
祥芝灯塔公园为游客丰富了休闲赏景的选择
栽下梧桐树,招引凤凰来。迷人的海景、潜在的人气,吸引了橘若等文旅项目先后落地,在完善景区、景点旅游服务配套的同时,也带动石狮滨海旅游持续吸睛、不断壮大。十里黄金海岸的洛伽寺,更是备受四方游客青睐,成为“现象级”热点。
一花独放不是春。海岸带的开发建设,带动了石狮山海城村联动发展。滨海文旅日益火热,沿海镇村群众也敏锐地嗅到了商机,“洗脚上岸”、参与进来,共同做大这块“蛋糕”,也共享这甜蜜成果。
于是,锦江外线有了热闹的“后备箱”夜市,东大垵沿线摆出了长长的轻食摊,古浮和红塔湾的“螺仔摊”大排档则是“老树新芽”、新貌呈现,还有橘若灯塔咖啡、红塔湾海上亲水项目、“在宁海”民宿、玉湖豆腐文化商贸园、康宴锦江渔港等招商项目纷纷落地生花……
共享美丽烟火气息
金相夜市是很多市民游客的“深夜食堂”
海边的这般热闹景象、人气鼎盛,在城区的夜市也不遑多让。
位于金相路与八七路交界处的金相夜市,是石狮最老牌且最热闹的夜市之一。从2020年7月起,石狮将金相路打造为晚上限时交通管制的步行夜市。2023年,金相路道路沿线增设了宇航员雕塑、月亮雕塑等几处造型小品,同时在两侧行道树上安装景观灯,将夜市衬托得更加绚丽多彩。
因为周边外来务工人员多,这个自发形成的夜市有着先天的人气基础。夜幕降临,金相夜市林立的摊位便热闹起来,这里不仅集合全国各地的小吃,还有许多本土味道,形形色色的美食让人垂涎,也吸引许多民众前往消费。为了“扩容”金相夜市、满足更多摊户需求,属地的灵秀镇前廊村还在与金相路十字交叉的石灵路美食街增设98个摊位,并装扮上星空灯,打造出一百多米的满天星夜景。
在市区,和金相夜市一样登上央视、在《中国夜市全攻略》石狮专题播出的,还有八卦街夜市、后花夜市。作为较早发育成形的规模性夜市,在后花夜市,沿着街边行走,重庆麻辣烫、荆州锅盔、秀山烤生蚝,烤得滋滋响的鱿鱼、炸得打滚的土豆、滑嫩筋道的福鼎肉片……夜幕下、霓虹亮,这些小吃总能令人唇齿留香、流连忘返,攒动的人头便是最好的证明。
商户的纷纷入驻让八卦街成为许多民众的重要“打卡地”
在街头角落,这样的烟火气息,还涌动在步行街夜市、新华夜市等。近年来,结合做好“吃在石狮”文章,这座“美食文旅之城”接续优化城市夜景,引导相关村居因地制宜发展“夜经济”,刺激带动消费、提振城市活力。
奏响共富生动交响
无论是闹市区里还是滨海乡村,“美丽经济”一路生花,结出甜蜜的“共富之果”。
抓住东大垵岸线的走红,祥芝镇成立镇级乡村振兴发展公司,统筹打造200来个流动摊点,引入巴浪鱼咖啡、富源餐饮等新业态,辖区群众自发建设咖啡馆、海鲜餐厅、休闲茶吧、经营民宿,迅速形成东大垵文旅项目集群,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和村民致富双赢。
小威海”的火热带动东大垵沿线轻食摊的兴起
“石灵路美食街增设这近百个摊位,一年大概可以给村集体增收35万元。”石狮金相市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摊点虽然大多为个体经营,却活力十足,在完善配套、吸引人气的同时,也以亲民的价格和丰富的品类,打开了游客的味蕾,推动石狮文旅的繁荣。
搭上文旅的“快车”,通过出租场地、打造经营业态等方式,一些村集体增收了,“百花齐放”的小摊也带动了就业,让老百姓、年轻人找到了创业和致富的新路。在蚶江锦江外线,除了海鲜大排档、生鲜酒楼,还有写着“恋爱哪有冰粉甜”“无价之堡”这类更让年轻人“有感”的流动餐饮车,既满足游客休憩轻食之需,也鼓了自己的腰包……
(记者 康清辉 颜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