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联防联控队伍经常上街检查,让商圈更安全。”“社区在公司内设立的党群工作站经常举办活动,我们‘新泉州人’更有归属感。”……近日,在泉州市鲤城区临江街道幸福电商圈走访,无论是扎根多年的老商户,还是刚入驻的创业者,谈起商圈的变化,言语间都洋溢着认可。
据了解,为持续深化社区、园区、厂区“三区联创”党建工作机制,鲤城区临江街道撬动幸福社区、幸福电商圈、捷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捷云软件”)等三区单位的共建共融,把“三区联创”转化为“幸福指数”,切实提升辖区职工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
机制创新 圆桌议事破难题
幸福电商圈作为幸福社区的核心产业载体,包含幸福电商园、华联集团及义全街周边电商企业,目前已集聚200多家电商企业,600多家鞋业经营者及1500多家线下供应商。而位于电商圈内的捷云软件则被称为临江街道辖区内的“互联网大厂”。
“面对辖区业态丰富、企业聚集度高、治理需求多元的特点,社区党委、电商圈相关运营方党组织、捷云软件党组织这三方联合发起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联席会议制度,并吸纳水电气、金融机构、商协会、社区民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作为列席议事成员。”临江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许晓玲介绍道,这一制度的应运而生,旨在搭建一个常态化的沟通协作平台。
通过每月定期召开的联席会议,各方主体得以面对面交流:社区党委及时传达政策信息、收集社情民意;电商圈运营方反馈园区管理、设施升级等共性需求;捷云软件在技术赋能、人才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建议……过去需要“多头跑”“反复找”的问题,如今在“一张圆桌”上就能高效协同、精准化解。
网格管理 助力企业发展
针对辖区电商企业多、物流车辆噪音和拥堵问题,幸福社区党委提供网格化管理,并联合相关部门每周定期开展夜间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演练、隐患排查等活动。截至目前,累计清理违规摊点100余次,规范停车秩序200余次,整治噪音扰民问题30余起。
今年37岁的颜一勤是社区网格员,曾有5年的电商从业经验,深知电商企业的需求。只要一有空他就骑着电动车在负责的网格巡逻,和电商企业老板、员工打成一片,遇到问题及时帮忙协调解决。
“社区不管是网格化管理,还是专项整治、隐患排查,对我们扎根在此的企业来说都是好事,商圈更安全有序,我们的发展也更有保障,所以我们都很感谢并配合社区的工作。”泉州市区鞋商同业公会会长郭增辉说道,他在电商圈经营有一家线下门店,在货物进出时,效率明显提升。
暖心服务 把人才留下来
幸福社区党委挖掘辖区学校、图书馆、医院等资源,依托“党建+”邻里中心、“暖新鲤”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开办义诊、快乐暑期等暖心服务,便留住不少人的心。
快递员郑秋勇是社区暖心服务的直接受益者。这个夏天,他不再为10岁女儿无人看管而忧心忡忡——社区“快乐暑期”活动成了孩子安全、充实的去处。“上班前送过去,下班接回来,孩子在里面学知识、交朋友,我在外头跑单也特别踏实!”郑秋勇言语间满是感激。像这样“托得住、教得好”的精准服务,正是幸福社区留住人心的“温柔密码”。
“包括我在内,我们公司有30%的员工是‘新泉州人’,社区提供的这些服务可以让我们感觉很温暖。尤其是设立在我们公司的党群工作站,在节假日期间经常举办各类活动,也让我们、尤其是年轻人对这座城市有归属感。”捷云软件相关负责人梁建波说道,大家能安心在这工作,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很关键。
鲤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竞芳表示,幸福电商圈片区只是鲤城区14个“三区联创”片区的其中一个,下一步,鲤城区将推动“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进一步满足企业多层次需求,并加快培育“三区联创”典型,力争在年底前分领域重点打造3-5个产城人融合示范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