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杯茶的醇厚韵味,让我们看到了武夷岩茶走向世界的更多可能!”近日,内蒙古草原茶路协会会长、中蒙俄万里茶路文化交流使者乌兰娜专程走进武夷山市洋庄乡吴三地,在然韵茶厂亲鉴老枞水仙后由衷赞叹。
穿行在吴三地的茶山间,有着数十年树龄、甚至上百年树龄的老枞水仙茶树苍劲挺拔,青苔覆满枝干与岩石,独特的风土气息扑面而来。
乌兰娜俯身细察茶树生长态势,感受这片土地赋予茶叶的自然灵韵。
品鉴席上,老枞水仙的茶汤饱满醇厚,粽叶的清新、苔藓的温润与木质的沉稳交织融合,层层香气在舌尖绽放。
“这种风味鲜明的醇厚质感,恰好契合国际茶友对高品质茶饮的风味追求。”她对这款茶的独特气质赞不绝口。
这已是乌兰娜与武夷山茶的第六次深度结缘。
2014年11月,第三届万里茶道中蒙俄市长峰会在武夷山举办,会议明确了武夷山作为万里茶道起点的核心地位,更凝聚了三国联合申遗的共识;
2016年海峡两岸茶博会上,经她邀请陪同,俄罗斯与蒙古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受邀接收了评选出的茶王珍品,让武夷茶香正式入驻两国文化殿堂。
“从文化认同到商贸互通,武夷岩茶的北上之路正不断拓宽。”乌兰娜表示,老枞水仙这类风格鲜明的茶品,完全有实力沿着古老的万里茶道,将武夷岩茶独有的“岩骨花香”带给更多国际茶友。
一杯来自吴三地的老枞水仙,正以茶香为桥,成为连接中俄蒙茶文化的新使者,续写着跨越时空的茶道传奇。
(记者 裴礼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