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世遗泉州|名居·胸怀祖国楼:一砖一瓦诉说华侨家国情

来源:闽南网 2025-07-30 19:49 http://www.mnw.cn/

  【开栏语】

  世遗城市、海丝起点,泉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申遗成功后,泉州与世遗的事迹仍在延续,泉州正在努力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

  1982年,泉州入选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泉州当选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到出砖入石的闽南古厝,到饱经沧桑的名山、名寺、名桥、民居,甚至是市民日常的“古早味”美食……住泉州、逛泉州、吃泉州,泉州古城的一街一巷都承载着历史,泉州的一砖一瓦都写满了故事。这些历史的“活页”,在时光中慢慢沉淀,历久弥新,成为泉州的独特气质,与我们一起走向未来。

  闽南网推出大型策划栏目——《世遗泉州》,用文字与镜头的力量,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名寺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闽南网7月30日讯(闽南网记者 苏毓茹 吴圳烽 文/图/视频)走进位于泉州晋江的梧林传统村落,仿佛踏入一座露天的“华侨建筑博物馆”,漫步其间能够看见,哥特式尖顶与闽南燕尾脊共舞,罗马柱廊与红砖厝相映成趣。村落中的57幢闽南官式大厝、12幢南洋番仔楼、11幢罗马式与哥特式洋楼等建筑,展现着闽南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

11

梧林传统村落航拍

  其中,一栋名为“胸怀祖国楼”的番仔楼静静伫立,红砖白石镌刻着岁月的痕迹,雕梁画栋间流淌着动人的故事。它不仅是闽南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承载着海外华侨的思乡情、爱国心。

红砖筑韵 中西合璧见匠心

  沿着梧林传统村落中青石板铺就的小巷行走,一栋红砖白石的精致双层洋楼映入眼帘,楼顶的横匾用红色彩瓷拼出“胸怀祖国”四个楷书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12

胸怀祖国楼

13

楼顶的横匾用红色彩瓷拼出“胸怀祖国”四字

  “梧林诸多华侨建筑中,胸怀祖国楼可以称得上建筑最为精湛、保护最为完好的一座。”福建省民俗学会理事粘良图介绍,该建筑由旅菲华侨蔡怀紫、蔡怀番于1953年在家乡合力建成。遒劲有力的“胸怀祖国”四字,既是主人爱国情怀的直白表达,也成了建筑最鲜明的注脚。

  这栋坐东朝西、占地600多平方米的两层中西合璧洋楼,采用典型的闽南“五开间”布局,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合砖石木结构,集木雕、砖雕、石雕、剪瓷雕等闽南先进工艺于一身。

14

建筑外墙以印花红砖砌筑

  建筑外墙以印花红砖砌筑,红砖取自当地烧制的优质材料,历经岁月依然色泽鲜艳。墙面砖雕精美绝伦,牡丹、祥云等传统图案寓意吉祥,展现着闽南工匠精湛的技艺;南洋风情的彩色玻璃窗棂,在阳光下投射出五彩斑斓的光影,东西方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屋内的木雕装饰同样令人惊叹,梁枋、斗拱、门窗上的雕刻细腻入微,人物、花鸟、走兽形态各异,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与智慧。

15

砖雕

16

木雕

17

剪瓷雕

  “正对大门的石搭戏台也是此楼一大特色。”粘良图站在戏台前介绍道,因为蔡怀紫、蔡怀番都是戏迷,每次回乡,两位主人就会邀请戏团到自己家里演出,并叫上乡亲们一起前来看戏。房屋的许多构造也与戏曲有关,大厅隔扇堵头、红色印花墙的四个角都看得到戏曲人物。

18

戏曲元素的木雕

  此外,建筑的细节也铭刻着他们的理想与情怀。左侧护厝刻有“远渡南洋钟瑞气,东来菲岛振家声”对联,讲述主人下南洋到菲律宾奋斗致富的经历;门扇上成双成对的鱼、虾、龟、蟹、鲎等海洋生物,则体现了主人对海洋文化的尊重,更喻示两家人如水族共生般和谐相守。

19

大门内刻着“劳动增产”“军民团结”等极具时代特色的口号

20

镜面砖雕上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大门内的两边板壁上镌刻着“劳动增产”“军民团结”“加强建设”“世界和平”等极具时代特色的口号,外墙镜面砖雕上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至今仍清晰可见,成为建造者心系祖国的重要见证。

兄弟同心 合建楼宇铭家国情

  “怀番叔公性格外向,善于交际;怀紫叔公则沉稳内敛,做事稳重。他们是相隔十代的族亲,血缘关系离得较远,但是他们却像亲生兄弟一般亲密无间、肝胆相照。”站在楼内天井,往事在后人蔡文诗的讲述中渐次清晰。蔡文诗的爷爷与蔡怀紫的父亲是亲兄弟,他从小便听说两位叔公的故事。

21

蔡怀番、蔡怀紫共同成立的“新远东”铸造公司

  早在清末,蔡怀番、蔡怀紫的父辈便远赴菲律宾谋生,父辈的密切交往让他们自然而然结为同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菲律宾。面对民族危难,两兄弟毅然加入战地民主血干团,与当地民众并肩抗击侵略者。抗战胜利后,他们洞察商机,收购了日军留下的“远东”军工铸造厂,更名为“新远东”铸造公司。

  1953年,家乡政府为争取外汇,鼓励华侨回乡建造屋厦,事业有成的蔡怀番、蔡怀紫积极响应号召回乡建造楼房。

22

蔡氏兄弟两家人的合影

  “当时他们完全有能力各自建楼,但选择共建一座。”蔡文诗说道,这既是兄弟情深的体现,更深藏着对子孙后代永远和睦的期许。蔡怀紫之妻张秧和蔡怀番之妻柯嫌关系也很融洽,都赞同各自丈夫的想法。

  楼宇竣工后,他们定下规矩:将楼宇楼下、楼上交叉分成两部分,采用抽签的办法,哪家抽到楼下左边,那么楼上就分到右边,不得“挑肥拣瘦”,不设“楚河汉界”。

  这种不分彼此的相处之道,如同无声的家训融入家族血脉。“从小听长辈说两家人在合营的企业配合默契,从未因钱财问题红过脸,同住一栋楼里也十分和睦,从未因生活琐事吵过架。这些故事像种子一样落在我们晚辈心里,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蔡文诗说道。

侨力绵延 为侨亲记忆筑 “家园”

  77岁的蔡文诗对这座楼记忆绵长。8岁时他随家人迁入此楼,一住便是29年,他的四个孩子都在这里出生成长。“最多时住了十几口人,还兼作大队部和生产队仓库,热闹非凡,住在这样精致的楼里,也很舒适。”他回忆道。

23

蔡文诗介绍胸怀祖国楼老照片

  在他的记忆里,这座楼始终是连接海内外宗亲的纽带。“那个年代,海外侨亲寄来的包裹是一件大事,除了一些日常用品,他们还寄过旱冰鞋、铁盒饼干、糖果等等的‘稀罕物’。”蔡文诗说,蔡怀紫与蔡怀番两位叔公,更是将对故土的牵挂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在菲律宾打拼的岁月里,他们也没有缺席家乡的建设需要。

  蔡怀紫、蔡怀番数十年如一日回馈梧林族亲,热心赞助公益事业,捐资修建济民渠、筹资修建梧桉溪过水桥、扶贫助困。十年前,他们的后人还寄来10万元,捐建村小学教室。

  “我有四五位堂亲都生活在海外,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每逢春节,他们都会寄钱回来,有的寄五块、有的寄十块,在那个年代,这钱能让全家过个踏实年,这样的事,他们坚持了几十年。”蔡文诗感慨道。

24

胸怀祖国楼内的微型展览

  为了留存这些与侨亲的联系过往,蔡文诗把家里和亲友珍藏的照片收集起来,在胸怀祖国楼做了个微型展览。“以后侨亲或者他们的后代回来了,希望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祖地、了解前辈。”蔡文诗说。

25

在胸怀祖国楼举行的非遗表演

26

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2016年,梧林传统村落被国家住建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被定为福建省重点项目。随着梧林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胸怀祖国楼也向游客们敞开大门,它不再只是一个静态的建筑标本,更成为一部会“说话”的史书。一栋楼两兄弟、万千游子心,在这里,游客们不仅能欣赏到精美的建筑艺术,更能聆听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华侨闯荡世界的坚韧、烽火同舟的情谊,以及无论走多远始终胸怀祖国的赤子心。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鲤城区:党建“三区联创”助力幸福电商圈
  • 总投资2.7亿元可提供优质学位2520个 石井
  • 生态治理难题有了“空中解法” 九都矿山修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这5种习惯都会伤害你的胃(视频)
    医解百科︱这5种习惯都会伤害你的胃(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最新任免名单来了 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超30万亿元 整体收益保 “十四五”期间共侦办妨害国(边)境管理 全国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全部编制完 甘肃省政府原副省长赵金云被提起公诉 境外间谍竟利用共享充电宝窃密!国安部最 石狮:拥抱“美丽经济” 浇灌“共富”花 2025年上海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 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