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忙碌了一年的你也该趁着春节假期给自己放松放松!石狮家门口的这些地方,你去打卡了没?如果没有,这个春节不妨带上家人感受一下身边的美景。
“网红派”——拍照好去处
外出游玩,不看知名景点、不玩传统项目,专挑“网红地”打卡,正在成为时下年轻人热衷的一种度假方式。你们可知道,其实不用外出,就在咱石狮也有不少“网红打卡点”。
石狮“小镰仓”,位于石湖港附近共富路与疏港2号通道交界路段的环海公路,因错落有致的红绿灯、斑马线以及一眼望不到头的海面,让这段路一下子多了日式小清新,石狮版“小镰仓”就这样火速出圈,吸引着不少人驱车前往打卡、拍照。
其实除了石狮“小镰仓”,永宁的红塔湾海岸公园、橘若民宿等也因其独特的滨海风情备受欢迎。同样位于永宁的观音山,山上怪石嶙峋,有的像猴子,有的像乌龟,是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必选之地。另外还有山、海、城相连的峡谷旅游路,以及特别适合观鸟的湿地公园等都是不错的打卡地。
“古厝派”——感受建筑之美
最近,位于湖滨曾坑蓉园片区的“四端堂”和杨孙西文化馆内,工作人员正筹备着春节期间的活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极具闽南特色的红砖古厝以及南洋骑楼,还能品读到优秀的家风文化。
如果曾坑蓉园的古厝群还不够让你一饱眼福的话,不妨驱车前往灵秀镇华山古民居。那里有一片雕梁飞檐、红砖白脊的古厝群,还有年代感满满的渡槽。穿过渡槽,眼前豁然开朗——田埂交错、步道蜿蜒,栈道亭台矗立其间,远处的一面红砖墙上“华山归园田居”六个大字标示出主题,同时分布于田野间的水车、石碾、谷仓,也给这片农耕文化园增添了不少意趣。
除了以上两处,位于玉湖社区的王起沃纪念馆、宝盖镇龙穴村的景胜别墅、永宁镇后杆柄村的杨家大楼(俗称“九十九间大厝”)等,都是“古厝派”爱好者的不错之选。
“展馆派”——读懂家门口的文化
每一个城市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内涵。除了所在地域的自然属性、宜人的自然山水风光外,还必须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近年来,石狮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的同时,打造并提升了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博物馆、文化馆及红色文化基地。
比如,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就受到不少人的追捧。该馆设有九厅一院,涵盖两个故宫专题展厅、世茂珍藏展厅、海上丝绸之路展厅、丝路山水地图数字展厅、特别展厅、多功能报告厅、两个贵宾厅以及紫禁书院(泉州分院),如今已成为石狮市新的文化符号与名片。
此外,石狮市博物馆、鸿山东埔村的弘洋渔文化馆、提升改造后的李子芳纪念馆以及位于锦尚镇卢厝村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都值得你带上家人或朋友,来一场家门口的文化之旅。
“世遗派”——感受文化的魅力
在三面临海的石狮,六胜塔屹立于石湖金钗山之巅,与万寿塔、石湖码头并称石狮“海丝三宝”。这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古塔,它无言地耸立在广阔的天幕之下,成为古代泉州海丝贸易盛况的见证者。这个春节,想要沉浸式体验世界文化遗产点的话,不妨前往宝盖山的万寿塔、蚶江石湖村的六胜塔及石湖码头(林銮渡)走一走、看一看,实地感受一下世界文化遗产点的魅力。
六胜塔是古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航标,花岗岩石构,五层八角楼阁式,上置金刚宝箧式塔刹,通高36.06米;万寿塔为仿楼阁式花岗岩空心石塔,每层作拱形门,塔身从下往上逐层缩小,最上层外壁置石龛,龛内浮雕二女为传说中姑嫂的肖像,雕工细腻精湛,十分珍贵;石湖码头依势筑于泉州湾入口处的天然礁盘之上,因为唐开元年间(713年—741年)海商林銮所建,又名“林銮渡”。码头呈曲尺状,全长113.5米,其西面渐没入海,北面则以宋代石引堤“通济桥”连接陆地。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春节期间,大家在游玩和欣赏美景的时候,仍需谨记疫情防控,出入公共场所时,请按规定科学佩戴口罩,减少人员聚集。
(记者 刘晓娟 李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