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权益保障日益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面对涉老法律需求增多、诈骗案件多发等挑战,去年以来,永春县创新实施“法护银龄”工程,推动法治助老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全县老年人筑起坚实的权益“防护墙”。
近日,在苏坑镇嵩溪村老年活动中心的“睦老连心室”,一场关于占用已征用工业用地种植农作物的纠纷调解回访活动顺利结束。经“桑榆调解团”调解员耐心沟通,当事人不仅主动清理了农作物,还对相关政策法规有了清晰认识。据悉,该“连心室”今年已成功调解十余起涉老纠纷。
“我们既要讲情,也要讲理。感情到位了,老人就会感受到尊重;同时也要把政策法律宣传到位,引导他们自觉遵守。”嵩溪村桑榆调解团团长王华堂介绍。
作为“法护银龄”工程的重要载体,苏坑镇“睦老连心室”集法治保障、康养服务、文化惠民三大功能于一体,依托当地威望高、善沟通的老人们组成“桑榆调解团”,常态化开展纠纷调解与普法教育,构建起“事前预防、事中调解、事后维权”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目前已惠及全镇2000余名老年人。
在石鼓镇凤美村,全县首个村级夕阳红蒲公英普法驿站通过“乡音讲法”“身边事释理”等生动形式,让法律知识更接地气、更入人心,有效推动老年人从“被动听法”向“主动学法”转变。
凤美村党总支部书记陈福星表示,该村通过健全工作机制,联合县司法局、社工部、老年协会等单位开展常态化普法活动,并鼓励老年人自创普法小品、三句半、广场舞等文艺形式,既丰富了精神生活,也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实现纠纷调解率上升、老年人受骗率下降、法律援助高效落地的良好局面。
据了解,“法护银龄”工程是永春县去年创新推出的民生实事项目,聚焦老年人核心法律需求,以苏坑镇嵩溪村、石鼓镇凤美村、岵山镇三个示范点为引领,推动全县法律服务资源向老年群体倾斜,重点围绕防诈反骗、遗嘱继承、赡养纠纷等高发领域开展精准服务。
“考虑到部分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智能手机使用不熟练、法律知识获取渠道有限等特点,我们着力打造‘法护银龄’工作品牌,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下沉至村、社区一线。”永春县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丽珍说。
据统计,今年以来,岵山、石鼓、苏坑三镇依托“银发调解队”“桑榆调解团”等组织,已成功调解涉老纠纷30余起,同比下降31%。自“法护银龄”工程实施以来,全县老年人受骗率同比下降41%,涉老纠纷调解成功率显著提升,老年人法律意识与维权能力明显增强。下一步永春县将持续在便捷、精准服务上下功夫,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与养老服务体系有效衔接、资源共享,共同守护老年人幸福晚年。(谢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