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篇小孩坠楼成近期热词
“家”是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但对于缺乏辨识能力的小孩来说,家里也有危险潜伏。
记者翻阅今年3月到7月的媒体报道,这4个月里,有报道可查的就有6个小孩坠楼,只有一个小孩很幸运地遇到“托举哥”及时获救,其他5个小孩都不幸身亡;另外,6月,有一个男孩在家中拔插头时触电身亡。
家里的一些安全盲点同样不可忽视。
■盲点:有人敲门
小孩轻易开门
案例 今年6月20日,一名男子向永春县美山村一户人家借宿(家中只有老奶奶和3岁孙子两人),半夜,该男子撬开房门将3岁男孩抱走。幸被巡逻队员截住。
江苏无锡曾有机构做过调查,工作人员扮陌生人,对无锡11名“留守”娃娃进行了敲门检测,有7个孩子轻易把门打开。
对策 大门装猫眼或设安全门。不让陌生人进屋,更不能让陌生人留宿;尽量不答话,更不能透露一个人在家,可以说父母在家睡觉或正在忙,不能开;坚持称“妈妈没回来,我不开”;你可以打开电视,也可把爸爸的衣服挂在窗前,迷惑坏人。
■盲点:窗户
没有防盗窗或未上锁
案例 7月3日傍晚,南安官桥粮食城,一个5岁女童踩着椅子爬上窗台,从没有上锁的消防窗坠楼身亡。当时家里没有大人,女童的姑姑刚下楼捡衣服。
6月中旬,一个5岁男孩从厕所窗户往外翻爬,落在空调外机上,被卡住,幸遇“托举哥”。之前,小孩父亲看到儿子熟睡后,反锁房门外出买东西。
对策 窗户边不要搭小床、放桌子或凳子等可以攀爬的家具;装防盗窗、锁上消防窗;不要让孩子单独在家,平时不要抱着孩子在窗户旁张望。
■盲点:家电
排插微波炉热水瓶都藏危险
案例 6月19日,泉州市区南环路一租房,妈妈坐在床上,3岁儿子在床对面的桌子边玩耍,小孩子伸手拔正在吹风的电风扇插头,触电,家人未及时送医,小孩就此诀别家人。
对策 将排插藏起来或挂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微波炉、电磁炉、热水壶和热水瓶等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不要让小孩子独自使用微波炉、电磁炉、热水器等家电;家里有幼儿的,茶几上的易碎品、尖锐物要收起来,有客人时再拿出使用。
人触电后,要用绝缘体,如木棍、胶皮手套等,使触电者离开电源;随后将触电者口腔分泌物吸出,并做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遭电击的局部做烧伤处理。最重要的是及时送医。
■盲点:阳台
没有防盗网
案例 3月7日,泉州市区群星广场,一个5岁男孩从客厅搬塑料凳,爬上1.2米高的无防护(防盗)网阳台,等姐姐回来。他刚叫了一声“姐姐”,就从10楼阳台坠楼身亡。当时孩子的奶奶在客厅忙碌。
对策 安装防盗网,平时不抱小孩在阳台张望。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温馨提醒】
家中最容易造成意外伤害的地方是厨房、卫生间、阳台和窗户。厨房里,尖锐物品、液化气罐等要藏好、收好。浴缸里的水要排空,以免小孩跌落溺水。
即便有大人在家中,也不要让孩子离开大人的视线。2-6岁的小孩还没有任何生活经验,对什么都很好奇,也不知道什么是危险,家长最好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带在身边,尽量让孩子在家长的视线范围内活动。
若家长要出门,最好带上孩子一起去,不要让孩子单独在家;若孩子安全意识很强,也要先和孩子沟通好,让他们知道家长去干什么,多久后回来,避免家长不在时孩子焦虑,导致事故发生;对孩子从小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反复教育,让孩子一到有安全隐患的地方就形成条件反射,懂得保护自己;设置不同场景提问,如下雨了窗户没有关,妈妈不在家,宝宝可不可以去关?玩具掉出窗外,宝宝能探出头找吗?若是孩子答“不能”,就可以奖励他,反复练习强调,加深孩子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