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7月7日讯(闽南网记者 尤燕姿)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泉州的桑拿闷热天又要来了。在小暑时节内,人们很容易感到精神疲惫,口渴汗多,有时候会感觉恶心,甚至出现腹满腹泻、胸闷气短等一系列症状。泉州市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阮传亮介绍,小暑要养心和养脾,还要当心身体和情绪“中暑”。
阮传亮介绍,在这个全年最热的时节里,需保持心平气和。小暑时节不宜太疲劳,平时可适当减缓工作节奏,降低心脏的压力。在中午身体阳气最盛时,要安排20~40分钟午觉;避免在烈日下剧烈运动,并及时补充水分。同时适当用些健脾化湿食物,如莲子、黄豆、绿豆、藕等,可以健脾益气、化湿降浊、醒脾开胃,增进食欲。
此外,夏季高温,湿气重,吃饭没胃口,只想吃一些冰镇食品和冰饮的要注意,冰镇食品从冰箱里拿出来,都要放置一段时间,不要马上食用。有的人吃了冰箱里的隔夜西瓜就上吐下泻,全身发冷,这时煮一碗紫苏生姜红糖水喝下,发一下汗,就能缓解症状,此法同样也适用于空调吹感冒的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小暑吃太多生冷食物,或贪凉露宿,或空调太冷,可能会出现阴暑的表现。阴暑症状不出汗,皮肤温度较低、感觉身体酸重,头上像裹了块湿布一样,没有力气,头晕脑胀,状态不佳,舌苔发白、厚腻、舌质淡及典型的腹痛腹泻,上吐下泻,关节酸痛等症状,喝点藿香正气水能够有效缓解,但注意喝完后应休息30分钟才能开车。
阮传亮介绍,小暑过后,暑气越发明显,窗外吹来的风都是热的。在热邪的熏蒸下,人也容易心浮气躁,往往因一点点小事便“大动肝火”,“郁怒伤肝”且损及脾胃,这时来一杯鲜薄荷叶加柠檬,解暑又“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