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参与度高、覆盖面广,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动实践。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纳。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为高质量编制好福建省“十五五”规划,我省持续利用主流媒体推送、新媒体互动、官网建言、召开专题通气会等“线上+线下”渠道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通过多种形式问计于民,推动将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规划编制中。
在省发改委官网的建言选登上,能看到人民群众表达心声的热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高质量就业协同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化等技术,打造‘本土养老’并实现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创新‘山海协同创新飞地’”……建言里,有一两百字的系统论述,也有三言两语的真知灼见,共同托起了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期待,也为科学制定“十五五”规划提供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读懂这些建言背后的民生期盼,才能确保规划靶向精准。群众的呼声,往往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指向。如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高质量就业协同发展的建议,关注了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的替代和影响;实现一刻钟养老服务圈的建议,折射出老龄化社会中百姓对于养老的迫切需求。看到这些建议背后的社会发展痛点,才能确保“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及时有效回应群众需求和关切,让其更具实效、更有温度。
读懂这些建言背后的民生期盼,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把反映普遍现象、符合发展方向、具备前瞻性的“好声音”实实在在地吸纳到规划编制中,同时加强调研论证,最终推出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强的民生政策举措,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让一个个“金点子”汇成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黄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