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释疑
疑问一:3对2,民警为何受伤?
首先是时间紧迫,为迅速抓获两嫌犯,陈自发和林东航接到命令后,马上赶往宁德市嫌犯的落脚点,抓捕有点匆忙。
其次,实施抓捕的只有3民警,因受枪支管理严格等因素影响,3民警搏斗时只能徒手,加上赶时间,未配备装备,而两歹徒皆有凶器。
此外,民警侦查时,见嫌犯房间未亮灯,用总台拨打房间4次电话,未有人接,以为嫌犯不在房中,于是5名抓捕民警,有两名民警留在一楼望风,3名民警则到房间里蹲守,想来一招“守株待兔”,没想到歹徒在房中,一下子仓促应战。
还有,民警担心对方逃脱,难免要把注意力放到堵住房门一事上,有后顾之忧。
最后,最关键的是,真正搏斗的现场,空间非常狭小,事发房间才10来平方米,而过道不足1米宽,即使训练有素,手脚也很难施展,何况又要徒手应对持刀歹徒,难免会吃亏,“没伤到要害,是不幸中的万幸”。
泉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林元益说道。
疑问二:拨4通电话,嫌犯为何不接?
据两嫌犯交代,他们于前日下午4时32分开房后,进到房间里洗澡一番,看看电视休息,打算睡一觉,补足睡眠,等到半夜十一二点左右,再起来吃晚饭,也当作吃夜宵。吃完夜宵之后,打算到一些手机店踩点,然后凌晨两三点择机作案。
于是,事发时便出现房灯没亮,电视没开的一面,两人此时已躺在床上休息睡觉。那为何总台打电话,一直不接。两嫌犯称,他们因有作案前科,于是一切事皆变得小心翼翼,长期从事盗窃活动的杨某,更是养成了睡觉时,在床头放弹簧刀的习惯,即便是手机来电,只要是陌生电话,也一律不接。
对话嫌犯
来自湖北的杨某,年仅21岁,个子较瘦,当记者问他话时,他吐着舌头,不怎么搭理。
比他小2岁的舒某,个子则高壮,理着短发,一脸凶相。昨日,记者在宁德市蕉城公安局,与二人进行面对面。
当记者问及,身上为何带刀具,而且还抵抗时。杨某先是说,拿刀只是做个样子而已,平时也只是用来防身。接着又侧过头反问记者,“被抓的话,肯定判很多年,我还年轻,不想这样,遇到的话,难道你也不反抗?”
而舒某则说,不反抗的话,肯定被抓,当时也不管那么多了,只想捅伤民警,然后尽快逃脱,逃得越远越好。“之后有机会的话,我想还会继续作案,我没读书,也没工作,工作非常难找,没钱花,日子难过。”舒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