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地区或面临制度难题知名网友
一名受访官员表示,推进家庭财产申报公开要分步进行,“先要把申报落实好,我们已有了申报制度,前段时间我都填了8张表,听说那些信息还被录到了专门的信息系统里去,但关键是还没有信息真实与否的核实机制,即使是假的,也没有出台处罚措施;其次是考虑在一定级别、一定范围公开,官员级别可以考虑高一些,先在小范围试行;最后一步才是向社会公开。”
这种说法得到了知名网友“御史在途”、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的赞同:“建议南沙试点在中央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有关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细节,特别是完善对不如实申报行为的罚则,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基层的试点哪怕能在某一个方面取得一点成绩,也是值得欣慰的。”
陆群坦言,对地方试点的期望值不能太高,目前无论哪一级、哪个地方进行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试点,都会面临以下难题:
一是相关配套法律和制度的缺失,其重点是建立金融实名制和遗产税、赠与税等制度。如果不解决财产实名登记、实至名归的问题,不解决遗产和赠与财产的课税问题,个人财产可以随意落在他人名下,申报没有实质性的意义,还有可能造成贪官貌似廉洁,而拥有合法财产的官员“躺着中枪”。
二是如果不对贪腐官员实行主动交代并退赃即赦免等特殊政策,不对介于合法和非法之间的灰色收入给出一个政策,那么财产申报公开制度试点会遭遇强大阻力。
“南沙区作为一个试点单位,不可能以立法形式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和公开,只能以文件和制度的传统办法来推进,对官员的威慑力和约束力十分有限。”陆群说。
梅河清说,公开接受监督是南沙试点的核心环节,“南沙也有公开,但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公开。”
▲对话
提议并带头公开家庭财产的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范松青:
财产来路不明的官员才怕公开
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范松青这几天备受关注。四天前,他一纸提案,呼吁广州推行官员家庭财产申报公开,并率先公开了家庭财产。昨日上午,他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详叙提案前后的心路历程。“我自己公开财产不是‘豁’出去,我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尽职尽责,如果再往深处走,就越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