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天灾:短时雨量史上最高
人祸:人工建筑导致河道阻塞
历史上,泰顺廊桥多有毁于洪水的经历,但近几十年来,即便遇到台风正面袭击,廊桥被毁的事也极少发生。上一次还是在1990年,泰顺唯一一座3层结构的廊桥——漈下桥被冲毁。
这次,为什么三座廊桥会遭此劫难呢?
钟晓波告诉记者,泰顺廊桥几乎都是全木结构的,“廊桥建造过程中,不使用一颗钉子,而是利用桥身的重力、木块与木块之间的作用力支撑起来的。”
这样的结构,注定它们最怕受到前后的冲击力,“一旦桥孔被冲破一个,整个桥身就会在瞬间坍塌。”
根据泰顺气象部门的统计,昨天受强台风“莫兰蒂”影响,泰顺县昨天上午8点到下午1点,5小时内降雨量达到了240.6毫米,是有记录以来的同时段最高值,堪称“百年一遇”。
“以前遇到类似的情况,村民都会赶在洪水上涨前,搬来重物,放在桥上,以此增加桥的重量,抵御洪水。”钟晓波说,但这次洪水上涨得太快,“我们根本来不及准备。”
除了强降雨带来的山洪,专家们认为,这次三座廊桥被毁,还有一个重要的长期原因。
“原来古廊桥周围很少有房屋,但如今随着开发历史遗迹的规划,在廊桥附近不仅修缮了旧房,还建了一批新房。导致洪水到来时,无法及时疏导。”一位参与了廊桥研究多年的省人大代表说,随着城镇化发展,以及小水电的建设,导致当地溪流不畅,遇到洪水,水流就变得更急、水位更高。
另一个原因是,当地在保护廊桥的过程中,针对其木结构的特点采取了许多防火措施,但防洪措施相对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