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文枕琴再登央视 千年雅韵绽新声

来源:湄洲日报 2025-10-23 15:30 http://www.mnw.cn/

  10月19日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大赛的舞台上,一曲《过山虎》以如风过林、虎跃山谷的激越旋律惊艳全场。演奏者身着妈祖服饰,怀抱的那把形似枕头、音色清雅的乐器——文枕琴,正是我市的省级非遗项目。它的亮相,让这件跨越千年的古老乐器再次走进全国观众视野。

    陈雪宁怀抱文枕琴现身央视舞台。  

陈雪宁身着妈祖服饰,引人瞩目。

  文枕琴源自唐代轧筝,古称“蓁”,因造型似枕头而被称为“枕头琴”。作为莆田“文十番”乐社的重要乐器,它曾是地方雅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莆田老一辈文艺工作者通过重新设计琴码、增添琴弦、改良弓法与指法等方式,使文枕琴重获新生,并创作、移植百余首曲目,赋予其“文脉绵长、琴音枕梦”的雅名。

  在此次央视舞台上,文枕琴由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研究生陈雪宁演奏(如图)。她是这项非遗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

  “我学习文枕琴,是因为姥爷和妈妈。”陈雪宁说。这把琴,承载着她家族三代人守护乡音、延续文脉的文化使命。她的外祖父黄福安与母亲黄丹丹,也都曾带着文枕琴登上央视舞台。黄福安为文枕琴编写136首练习曲,改编《良宵》《我的祖国》等经典作品,并创作《海峡流觞》《琴韵》等20多首原创曲目,为非遗传承注入时代活力。

  专家学者对文枕琴的亮相给予高度评价。笛箫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唐俊乔认为,文枕琴的改良“并非抛弃传统,而是在传统基础上绽放崭新的生命力”。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李宏锋研究员指出:“轧筝在宋代陈旸《乐书》中已有记载。现场的演奏令人听到千年前的声音,这是历史与现实的共鸣。”

  竞演作品《过山虎》取材于莆仙戏古曲牌,以文枕琴独特的音色与技法展现地域风韵。琴声时而激昂如潮、时而婉转如溪,描绘出莆田山水人文的生动画卷,传递出浓浓的乡情与文化自信。

  如今,文枕琴的琴弦上流淌的不仅是古韵之声,更是一份跨越时空的文化使命。从莆田走向全国舞台,文枕琴正以独特的东方雅韵,奏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强音。

  全媒体记者 蔡晨晖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莆田文枕琴再登央视 千年雅韵绽新声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周宁县:告别行路难 发展天地宽
  • 福建省规划建设8400公里旅游公路
  • 福建率先构建森林资源“全链条”监督机制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擘画中国白国际化新蓝图 第六届德化陶瓷博览会启幕(视频)
    擘画中国白国际化新蓝图 第六届德化陶瓷博览会启幕(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全民阅读活动周” 向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迈进——从“ 水利部:10种情形,禁止或不得开展用水权 诏安官陂:夜间走访摸实情 精准关爱暖童 古代“解库”指的是哪种机构?蚂蚁新村今 长泰区林墩蓝莓基地精细疏花 保障果品促 福建:有福之地文旅兴 芗城区:助力市场公平竞争 营造良好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