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被删?押金难退?过失转账?
这些风险日后有保障了
网购买到了“问题产品”却不敢给差评,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在差评骚扰、差评报复、差评被恶意删除等手段的威胁之下,一个差评的代价,或许高于“问题产品”本身带来的损失。
▲网友给出差评后被骚扰 来源:新浪微博
肖琳认为,有的卖家之所以这么猖狂的威胁消费者删差评,就是因为其“威胁成本”太低。如果店家被平台封了店,完全可以重开一个,所以他们并不在乎和消费者“死磕”。
“那些承诺返红包来请求买家删差评的其实算是比较好的卖家了,有一些素质差的卖家,会给你寄一些比较晦气的包裹,甚至买个呼死你软件狂打骚扰电话,这些报复手段很难给出直接证据,遇到了也没招。”肖琳说。
而新公布的《电商法》规定,“未向消费者提供对平台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的途径,或者擅自删除消费者的评价的”,将被处以最高五十万元的罚款。
同时,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针对最近在线预订酒店及共享单车等服务暴露出来的的押金退还问题,《电商法》则要求电商平台不得对押金退换设置不合理条件,且应明示押金退还的方式、程序。违反规定者或面临最低五万元最高五十万元的罚款。
此外,近日为人们所关注的“支付宝转错账”的责任承担问题,也被写入了《电商法》。
用户在发出支付指令(确认转账)前,应当仔细核对支付指令所包含的收款人、转账金额等完整信息。若支付指令发生错误,支付平台应当及时查找原因并纠正,否则造成用户损失的,支付平台应承担赔偿责任。
同时,用户发现安全工具遗失、被盗用或者未经授权的支付的,应当及时通知电子支付服务提供者。未经授权的支付造成的损失,由支付平台承担赔偿责任。在上述两种情况下,若支付平台能证明用户为过错方的,不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