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流通乱象的纠结
这样下去,茅台酒有可能成为单纯的投资品。已有媒体警告“茅台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
茅台的对策一是将出厂价提高18%,二是提出“将线上销售占比从30%逐步提升至60%”,降低对传统渠道商的依赖。
提价前建议零售价为1299元,实际卖到1800元;提价后建议零售价是1499元,终端价或将突破2000元。可见提价最大的效果是提高酒厂业绩,对整治价格乱象作用有限。
茅台真正需要解开的“结”是如何对等传统的线下渠道商。
首先,线上绝非坦途,早有黄牛“重兵把守”,2017年茅台运用包括阿里WAF蚁盾、腾讯天御及茅台电商自有异常用户识别模型,覆盖了机器、猫池、社交、故意伪造等多个方面,对用户下单前进行了严格的甄别筛选,拦截黄牛用户48.7万人、关闭异常订单5.32万笔。
其次,茅台更担心的是失去线下渠道,会对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形成重度依赖。茅台今天的火爆来之不易,经销商功不可没。远的不说,2012年、2013年茅台酒销量激降,厂商要求专卖店必须按照以前的数量提货、自行消化。
正是在2012年、2013年主打产品销售不畅的背景下,茅台加大了酱香系列酒的力度,除王子酒、迎宾酒等中低档产品,还推出面向年青女性的“悠蜜系列果酒”(有蓝莓、菊花、玫瑰等6种口味)。尽管经过历年扩产,茅台基酒产能达到6万吨,但2017年茅台基酒产量为4.27万吨,“不敢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也是造成“飞天”难求的原因之一。
线下门店对酒类零售不可或缺,它们是重要的展示平台和“流量入口”且无论“自提”还是店家就近送货都远比电商平台时效性强。
2018年,提价后的茅台业绩将更为靓丽,但是两个“结”短期内看不到解开的希望。
最近一次涨价,网友质问“忘记让百姓喝得起的承诺吗?”“更喝不起了!”为什么没有网友抱怨买不起法拉利呢?看来茅台酒正大光明地宣示奢侈品身份还任重道远。
对传统经销商,无论回顾历史还是展望未来,茅台都不敢彻底放弃。
#洞悉中国一线公司真实生存面貌,扫码订阅Eastland在虎嗅精选付费专栏《财报透露的真相》↓↓↓
读懂财报,就拿到了通向真实商业世界的通行证,拥有了跟专业投资人一样的方法论和视角,就能避免被满嘴跑火车的CEO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