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火星捕获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成功

来源:新华社 2021-02-11 09:33 http://www.mnw.cn/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牛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目标的第一步,环绕火星成功。

  2月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航天科研人员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环绕火星成功。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专家介绍,火星捕获制动是指探测器在抵近火星时,通过主发动机长时间点火,使得在行星际空间高速飞行的探测器大速度增量减速,从而能够被火星引力场捕获,进入绕火轨道。作为火星探测任务中技术风险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制动捕获的机会是唯一的,关系着整个工程任务的成败。捕获过程中,火星环绕器需要准确地进行点火制动,只有点火时机和时长都分秒不差,才能形成理想的目标捕获轨道。

  2月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航天科研人员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环绕火星成功。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地火转移阶段进入火星捕获阶段后,“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绕器部分携带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离子与中性粒子和能量粒子探测仪等载荷将陆续开始工作,对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

  2月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叶培建院士(左)和同事讨论。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以来,“天问一号”已累计飞行202天,完成1次深空机动和4次中途修正,抵达火星时探测器飞行里程约4.75亿千米,距离地球约1.92亿千米,探测器和地球通信单向时延约10.7分钟,各系统状态良好。后续,“天问一号”探测器还将经过多次轨道调整,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预选着陆区探测,计划于2021年5月至6月间择机实施火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胡喆)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牛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目标的第一步,环绕火星成功。

  2月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航天科研人员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环绕火星成功。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专家介绍,火星捕获制动是指探测器在抵近火星时,通过主发动机长时间点火,使得在行星际空间高速飞行的探测器大速度增量减速,从而能够被火星引力场捕获,进入绕火轨道。作为火星探测任务中技术风险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制动捕获的机会是唯一的,关系着整个工程任务的成败。捕获过程中,火星环绕器需要准确地进行点火制动,只有点火时机和时长都分秒不差,才能形成理想的目标捕获轨道。

  2月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航天科研人员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环绕火星成功。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由地火转移阶段进入火星捕获阶段后,“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绕器部分携带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离子与中性粒子和能量粒子探测仪等载荷将陆续开始工作,对火星开展多维度探测。

  2月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叶培建院士(左)和同事讨论。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以来,“天问一号”已累计飞行202天,完成1次深空机动和4次中途修正,抵达火星时探测器飞行里程约4.75亿千米,距离地球约1.92亿千米,探测器和地球通信单向时延约10.7分钟,各系统状态良好。后续,“天问一号”探测器还将经过多次轨道调整,进入火星停泊轨道,开展预选着陆区探测,计划于2021年5月至6月间择机实施火星着陆,开展巡视探测。

  2月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月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航天科研人员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环绕火星成功。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月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叶培建院士(左)和同事讨论。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月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航天科研人员在监测“天问一号”探测器工作情况。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2月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航天科研人员在监测“天问一号”探测器工作情况。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2月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月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航天科研人员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环绕火星成功。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月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叶培建院士(左)和同事讨论。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月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航天科研人员在监测“天问一号”探测器工作情况。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2月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航天科研人员在监测“天问一号”探测器工作情况。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原标题:“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火星捕获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成功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二级调研员杨宝峰
  •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任免人员名单
  • 软骨发育不全等86个罕见病病种诊疗指南发布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要经常出去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华安县殡仪服务中心落成投用 洪梅镇:一只姜母鸭烹出乡村振兴好“味” 人保财险台商投资区营销服务部:战高温 男子假离婚逃避债务拒付百万元欠款 南安 长泰区主要领导赴基层开展“夏送清凉”走 石狮市政府主要领导调研住宅小区物业管理 人保财险鲤城支公司:爱和责任 保险让生 石狮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