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了,陈大爷已不知道护送多少孩子过马路
海都闽南网讯 他,是许多孩子熟悉的“陌生人”。
熟悉的是,五六年间,每到孩子放学时间,他总是出现在漳州市区东铺头中心小学门口,用自己的臂膀护送孩子过马路,一趟又一趟。孩子们、家长们、附近的店家们都认识他。陌生的是,孩子们只亲切地称呼他“陈爷爷”,却不清楚他的姓名。
就是这样一个85岁高龄的老人,风雨无阻来回穿梭马路,只为给每个孩子一个安全,请记住他的名字,陈庆忠。
“爷爷我也要过”
几声幼稚的童声 让他五六年来,一如既往地坚持
“小心过马路”、“等一下,我就来”……昨日上午11时,瑞京路东铺头中心小学路段,陈大爷一边提醒着刚刚过马路的孩子,一边又招手向对面准备过马路的孩子示意等他来。
“‘爷爷我也要过’,这话我至今难忘。”说起这句当年孩子争先恐后要他带的稚嫩话,陈大爷依然满脸激动,当时,街上川流不息的车流阻挡了孩子们过马路的步伐,孩子欲行又止的场面触动了陈大爷。此后的五六年间,他微张双臂,左顾右盼,后面紧跟一群孩子的画面定格在瑞京路上。
护送的道路很短,就是一条六七米长的斑马线,但有些数字计算一番,你就不得不佩服老人的好。除了生病偶尔没去,老人几乎是“天天报到”,一周五天,五六年有1000多天,每天去两趟,这些年,陈大爷往返于家与学校4000多次。每天中午,他要在斑马线上默默守护到12点,下午要到5点半才离去。
“陈爷爷人呢,他家住哪儿”
当他因伤两月未出现时,孩子和家长才发现,还不知道他的名字
“陈爷爷,再见。”四年级的兰兰跳上妈妈的车子后,还不忘回头看了几眼陈大爷。兰兰的妈妈说,“这老大爷就像孩子的亲爷爷,我下班晚,孩子放学等不到我就爱串大街,多亏有他”。
从这里经过的公交车司机,也会放缓“匆匆的步伐”,只因陈大爷叮嘱在公交公司上班的大儿子,“捎句话给司机们,孩子上下学路段,注意慢行”。斑马线上,还有交警在指挥着来往车辆,而陈大爷就是交警身边的“协警员”,因为他担心,“他们(指交警)注意力集中在车辆上,孩子还是没人带啊”。而这路段的交警,一直到去年才有,老大爷的善举提醒了学校,学校给有关部门递上申请。
慢慢地,陈大爷与孩子们渐渐形成一种“无声的默契”。去年,习惯有大爷护送的孩子们,发现陈大爷没有过来。“陈爷爷人呢,他家住哪儿,我们要去看看。”两个多月没见着陈大爷,孩子们、家长们开始担忧,但一直到这一刻,他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这么久了,谁都不知道陈大爷叫什么名字,具体住在人民新村的哪栋楼。
陈大爷再次出现后,他的腿脚有些不太利索,原来是摔伤了右腿。附近的店家远远就看到陈大爷,很欣喜,搬来椅子,他们都想问问,“这些日子,他去哪了”。(本网记者 陈群 林艺芬 郑娟娟 曾炳光 见习记者 戴江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