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校长助理曾路:
建设城市品牌让更多人知道泉州
出生于1960年的曾路,在泉州工作30多年,对这座城市有很深的感情。他说,泉州有很多优质资源,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且传承得不错,还有活跃的民营企业等,这些都是很不错的优势。
“酒香也怕巷子深,泉州城市传播力度不够”,作为品牌建设方面的专家,曾路表示,说到厦门,很多外地人都知道它是座漂亮的花园城市,是由鼓浪屿等知名景点铸就而成的旅游城市。而说到石狮、晋江,它的知名度或还超过泉州。曾看过一档节目叫《荔红时节话泉州》,结果拍摄点却选在莆田,看后觉得很尴尬。
由此,曾路认为,泉州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但不能关在房内孤芳自赏,而要学习厦门的传播意识。泉州把城市发展当做发展战略的同时,要打响城市品牌,当然这是个系统工程。
他建议,可把泉州所有的优点展示处理,分析下哪个是泉州独有的,如何发扬光大。这是关键性问题,可做个专门的调查,调查对象多样化,如新老泉州人、社会各界人士、专家学者等。
其次,城市品牌培育推广需策略。比如说,清源山老君岩,可结合故事将品牌持续培育,并通过各种媒体、网络等渠道传播价值。
再者,传播要有创意,要有新鲜感,这个品牌能代表泉州,能让没到泉州的人,都知道泉州有什么。为此,可成立城市品牌战略委员会,由政府牵头,由政府部门人员、企业界人士、文化界人士、传媒界人士、专家学者等构成,给泉州品牌建设出谋划策。
泉州文化资源像许多珍珠散落在各个地方,要系统化整合,才能深化人心。
泉州市文联副主席、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瑞统:
部门对接合作文化软硬件都得保护
泉州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历史文化积淀很丰厚。但目前,许多资源像珍珠一样散落在各个地方,一定要系统化、系列化,才能深化人们的印象,不容易分散、疏忽。
同时,政府要强化宣传,打造品牌。以古都西安为例,兵马俑就是西安的文化品牌,品牌打造好了,别人才不会轻易拿过去。现在全国谁敢说兵马俑不是在西安,而是在别的地方?
当然,保护还应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硬件方面就是对历史建筑,如古建筑、桥梁、石塔等有形资源的保护;软件保护,则是对历史文献的记载,对历史资源的出版、研究等。这样才能保护和传承文化,使之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消逝,也不容易模糊,也就可以避免出现乌龙事件的尴尬局面。
陈瑞统还认为,泉州文化要重视传承和创新。同时,对于泉州历史文化资源,最好一个阶段能做一些专题性学术研究,把成果加以总结、提炼、升华。
另外,目前泉州文化没有形成一条龙、链条式,部门之间的对接、联系、合作做得不够。他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主要就是看文化,怎么形成和谐的对接、合作,是政府和部门应该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