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市将新建改造生活垃圾分类屋(亭)200座。本月发布的《2023年厦门市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这一目标。记者上午从市垃分办了解到,截至4月底已有50座垃圾分类屋建设完成。
根据《方案》,我市将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健全分类收集、分类转运等设施,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全市将新建改造一批生活垃圾分类屋(思明、湖里各50座,岛外4区各25座),创建2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行共建共享,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保障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稳定运行,推动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与环卫系统逐步实现“两网融合”。
在城市绿色共享空间建设方面,《方案》提出,将优化城市绿色空间布局,将绿化向城市废弃地、边角零星地渗透拓展,丰富立体绿化形式,不断增加城市绿色空间。我市将因地制宜建设百姓身边的“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等绿化活动场地;持续推进社区公园等各类公园建设,对老旧公园进行改造提升,完善公园服务功能和品质,打造一批能体现地域性、时代性的城市精品公园;全市将新建和改造提升福道40公里、公园绿地面积100公顷,各区各打造特色精品公园1个、口袋公园不少于4个和立体绿化不少于4处。(记者 沈淑婷)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