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趣味节目
生活中的科学 让学生学以致用
和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外来项目中,首次把番茄、辣椒、黄瓜等农作物都请进校园。吴雪慧说,现在的孩子五谷不分,能把韭菜看成小麦。其实,农业和我们美好生活密切相关,现在的农业也不是过去的样子,充满科技,我们希望借此能培养一些孩子对农业的兴趣。
出人意料的是,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带来的特色农作物展示,成为科技节上最受欢迎的摊位之一,一位初二年级的学生在接受采访时迫不及待地说:“你知道吗?这里的番茄是茄子和番茄‘混血’出来的!黄瓜是嫁接了南瓜的黄瓜!”还有的学生对培养基地里培育出的五颜六色的植物品种产生兴趣,缠着研究所科研人员要种子,想带回家种。
吴雪慧说,这只是开始,科技节结束后,学校还将不定期邀请本土科技界的“大腕”走进“三中讲坛”,开设科普讲座。
当然,并非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三中“自产”的项目吸引的学生更多,它们都是老师根据学科特点设计的,比如地理组的手工制作地球仪和等高线、地理拼图,数学组的数独游戏、填九宫格。
不过,最受欢迎的还是物理老师和化学老师摆出的试验摊位,单看名字就很吸引人:白花变蓝花、可以燃烧的“果冻”、空杯生烟、大象牙膏、水中花园等。
化学组最具人气的是“豆腐坊”,总有一群学生心急火燎地在那里等着豆腐的“出笼”,化学老师当场教大家做豆腐:烧热豆浆后,加入卤水,再用大木块压住,就能压出豆腐。
用纱布、碎布、棉花、木炭等,你也可以做出净水器,当天,一些学生在净水器制作的摊位前排起了队。指导的化学老师说,化学来源于生活,这样的演示有助于让学生们明白:他们今天所学,是明天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