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海沧区突出用人单位主体作用 坚持“人才优先”

来源:厦门日报 2018-05-11 08:20 http://www.mnw.cn/

­  第二届海纳百川精英团队挑战赛。(周赞家摄)

­  海沧生物医药港。 (记者王火炎航拍器摄)

­  这里有全球第一大辅酶Q10生产商,这里研发出世界上第一支用于预防戊型肝炎病毒的疫苗,这里的生物医药产值占全市半壁江山……经过十多年的精心培育,以艾德生物、特宝生物、金达威、大博医疗等实力企业领衔的海沧生物医药港呈现出蓬勃态势,其“秘密武器”是人才。

­  作为全省“海纳百川”人才政策的发源地,海沧区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突出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努力建设“国际一流人才高地”,实现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与人才发展链条无缝对接,海沧已成为福建省生物医药类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

­  “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海沧区从全国各地聚集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全区人才总量达19万人,高层次人才总量居全省各县区之首,入选省级“人才强区”试点。

­  人才引领发展,发展集聚人才,正成为海沧发展最生动的实践、最鲜活的写照。

­  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

­  让人才评得准

­  人才评价,是发现、培养、选拔、使用、激励人才的依据,是人才辈出的基石。海沧区改变以往唯学历、唯职称的单一评价模式,实行“企业自主评价+行业专业评价+市场发展评价”的多元评价模式,充分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  海沧坚持产业立区,注重以产业平台吸引人才。在率先全市出台的集成电路产业人才政策中,根据企业需求,将人才认定与企业给予的职务、薪酬直接挂钩,实现了企业内部认定与政策外部认定的衔接;根据产业需求,将人才认定与专项人才计划、职称、学历挂钩,实现了行业专业评价与市场发展评价的衔接,形成较为完善的多维度人才评价体系。通过给予企业引才薪酬补贴、引才奖励、猎头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多渠道引才,增强人才引进的匹配度和精准度。同时,政策兑现统一由企业申报后统筹拨付或使用于人才,突出企业用人主体作用。

­  不难预见,大量高层次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的集聚即将成为海沧新一轮产业振兴的中坚力量。

­  率先开展职称评审改革

­  让人才用得好

­  没有发表很多论文,但有“过硬”的工作业绩,能不能评职称?企业能不能自己评价人才,并且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

­  这些问题,随着《厦门市生物医药行业职称改革试点(海沧)工作实施方案》的出台,给出了答案:可以。

­  海沧区是厦门市生物医药产业和人才集聚高地。去年6月,海沧在全省率先启动改革试点工作,出台工作方案,举办海沧生物医药行业职称改革试点首次评审会,共有39名专技人员参评,33人通过评审。

­  “哪些人才有真材实料,能为企业所用,企业最清楚,此次改革找准了切入点,突出企业评用结合,非常有意义。”生物医药港内企业负责人纷纷对评审改革表示肯定。

­  据了解,海沧区积极探索创新推进改革试点,让行业协会参与职称评审,从业人员“家门口”即可申请、缩短申请周期。创新专家评委库组成,海沧生物医药企业专家、高管参与比例不低于40%,真正实现了“企业的人才由企业评”。评审标准实用,不将论文作为硬性要求,可用工作产生的经济效益、科技成果等抵充,采取面试答辩、实地考察、量化评分、投票表决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评出来的人才用得好。推进评用结合,以企业为单位申报,评审对象由企业筛选,实现以评促用,让专技人才“引得进,留得下,用得好”。

­  探索多样化培养模式

­  让人才成长快

­  想挑战“超级大脑”冲顶王冠吗?想在团队PK中引爆“小宇宙”吗? 5月12日,由厦门市委人才办指导,海沧区委人才办等单位主办的第三届特宝生物杯“海纳百川”精英团队挑战赛开幕式暨第一场生物医药专场比赛将在中山公园华丽登场。

­  挑战赛将以团队赛形式,打造人才版“跑男”。本届挑战赛吸引了上千人参加,将搭建起城市品牌宣传、人才政策推介、人才风采展示的平台,成为海沧区乃至厦门市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驱动区域转型升级的又一靓丽品牌。

­  海沧区不断增强用人主体的人才培养意识,让人才实现快速成长,如建立全市首个博士俱乐部等。

­  2017年海沧区有3名专家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业类人才,占全省入选人数的一半,创历史新高。有9人(团队)入选第五批福建省“百人计划”,占全市总数近一半。目前,海沧区引育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82人,建立49个名师工作室、18个教育人才实训基地,率先全市评选10名“海沧工匠”。

­  创新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  让人才留得住

­  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政府部门要担起“主角”,为各类人才提供公平、高效、专业、系统的服务,形成人人渴望成才、努力成才、竞相成才的良好人才生态环境。

­  海沧区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通过“工业办+人才办”双轮驱动,成立三大产业服务公司,实现“政府+园区+基金公司+专家委员会”多方联动,打造“产业+企业+人才”服务圈。2017年走访企业600多家次,兑现产业、人才扶持资金2.5亿元。推行“货币+实物”安居工程,共有551人(次)获得购租房补贴3087万元,首批推出3000多套人才公寓。人才企业进入成长爆发期,短短5个月,艾德生物、大博医疗、盈趣科技三家人才企业先后成功上市。

­  在政府的带动下,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2016年开始,对员工购房提供五年共10万元的免息贷款;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从2001年开始为业务骨干提供购房免息贷款,成立互助基金等,成功吸引并培养一批核心技术骨干,获得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荣誉称号,研发的1类新药派格宾于2016年成功上市。

­  亮点

­  长庚医院图书馆健身房 提升员工幸福感

­  记者黄 怀

­  单人间、套房、双人间、四人间……从单身员工,到二人世界,再到三口之家,在位于海沧区的长庚医院,员工宿舍可以满足不同类型员工的住宿需求。空调、wifi、热水器、便利店、瑜伽室,卡拉OK……连员工子女托儿所都有!住在宿舍的员工说:“早上八点上班,七点半起床都妥妥的。”长庚医院的员工宿舍被市总工会评为厦门市十佳员工宿舍。

­  对于长庚医院的员工来说,下班后很多人会选择前往员工人文图书馆,泡上一杯咖啡,听着轻柔的音乐,随手翻阅一本书籍,都是极好的享受。明亮、开阔的空间,沉稳、温馨的色系,长庚员工人文图书馆的格调和品位,有“诚品书店”的风格,让每个人一进入图书馆,就被充满人文艺术气质的氛围触动,沉醉在知识和艺术的殿堂。

­  来到长庚医院的员工健身房,这里不仅有汉子们钟爱的各种专业器械、动感单车,也有妹子们喜欢的瑜伽课、有氧运动等课程。员工们说,宿舍楼下就是健身房,大家下班后转身成为“健身达人”,有了强壮的体魄,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  员工宿舍、图书馆、健身房、托儿中心……长庚医院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优质温馨的配套服务,丰富员工业余生活,让员工的年幼子女得到照料,免除后顾之忧。长庚医院还为一百多位入职满十年的员工发放纪念金币,让员工“铁了心”留在长庚。(厦门日报 记者黄怀)

原标题:海沧区突出用人单位主体作用 建设国际一流人才高地
责任编辑:柯金定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假期最后三天鹭岛多雷阵雨 气温起伏不定
  • “五一”观影乐享优惠 厦门市相关部门、影
  • “屿见闽南·时光幻境”公测前两日迎客超80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说的 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总血量20%会导致休克 超37万人次!假期首日南平客流增长明显 5月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9亿人 北京今天以晴为主 阵风6级左右 五一假期 因雷雨、沙尘等天气 这些机场航班运行可 中央气象台:江南南部华南北部降水显著偏 逛博物馆、游西湖……“五一”假期多地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