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联结世界,文化播撒友谊。持续多日的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简称“海艺节”),让泉州众多非遗文化在世界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其中,木偶和南音成了最闪亮的星辰。在第七届中国泉州木偶国际艺术展演、第十四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两个“海艺节”的重磅项目上,当乐曲悠扬、清香袅袅的南音响起,当集观赏、哲理、情节为一体的木偶新剧《小金刚传奇》悬丝起舞,全世界的艺术家、观众为之震撼、为之倾倒。
究竟是什么让泉州有着千年历史的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闪耀出如此的光芒?如果你循着历史脉络寻找足迹,那么,答案只有一个:正是传承、创新之火点亮了非遗之光。
谈起南音的传承发展,两度获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负责人庄丽芬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泉州南音不但承袭传统,还大胆革新,在曲目、音乐和表演形式上与时俱进,凝聚老弦友、吸引新粉丝。不但如此,从1981年举办首届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以来,泉州南音不但走向世界,以弦会友,还将世界各地的华人南音社团请进来,举办了13届南音国际大会唱。
除此之外,南音进社区、南音进校园等青少年培养计划,更是激活了新生代的南音力量。泉州师院南音专业科班毕业的陈欢喜就是南音新势力的践行者,她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在保留传统的同时,把潮元素、流行乐曲融入其中,并走上街头,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颇受年轻一代喜爱。
而对于泉州木偶剧的创新,在泉州木偶剧团工作了几十年的艺术总监王景贤最有发言权。“我们在剧目中融入提线、杖头、掌中木偶、LED数字影像等,将神话、传奇、寓言等因素有机融合,亦真亦幻、生动有趣。”王景贤分析了为何《小金刚传奇》这个创新剧目一上演就拿下第八届福建艺术节暨第28届全省戏剧会演“优秀剧目奖”。他表示,从1986年开始,泉州国际木偶展演已经举办了七届,每一届都带给观众惊喜。
王景贤认为,泉州木偶之所以长期在世界木偶界中处于顶级的位置,一是老祖宗留下的精粹,泉州木偶有着完整的艺术链条,从雕刻木偶、掌控木偶到音乐再到唱词,都能一气呵成,完美交融。在承艺上,更是做到了代代有传承,年年有创新,时时保有活力。也正是如此,福建木偶戏的后继人才培养计划成为中国唯一入选世界非遗优秀实践名录项目。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主席凯伦·史密斯女士对泉州木偶的评价:“中国艺术植根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体现于精湛的表演细节里。”(洪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