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村庄】桥北台商区东园镇秀涂村
人物:村支部书记庄智雄
还是靠海吃海这回“吃法”不一样
谈起秀涂村的历史,头发花白的村支书庄智雄十分自豪,“我们村有着悠久的港口贸易基础,明年大桥通车,作为北岸的‘桥头堡’,前景一片大好”。
东园镇秀涂村,地处台商投资区南侧,秀涂面积不大,临海岸线近4公里,是一个靠海为生的典型小渔村,现有常住人口2700多人。
历史上,秀涂海上贸易十分繁盛。村里现存五处县级文物古迹,全部与航海有关。“有厦门海关秀涂分关报关行遗址,还有一条民国时代兴起的古街,从海边一直延续到村里,可见当年繁忙景象”,庄智雄如数家珍,“还有一座望远楼,高17.40米,用石板、水泥加钢筋,垒砌而成,始建于民国初年(1912年),是当时秀涂瞭望海上情况的第一高楼”。
从历史回到现今。庄智雄说,“村里除了滩涂养殖外,主要靠自造船只,出海捕鱼”。上世纪初从海上来的煤炭食盐、家电五金等货物,都从这里接驳,再通过陆运和江运,运进泉州城。但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海上运输衰落,“村民为了生存,就自己造船出海”。
进入21世纪,随着沿海大通道的修建、后渚大桥的通车,以及台商投资区的发展,边远渔村变得炙手可热。“跨海大桥又从我们这里穿过。”庄智雄难掩兴奋地说,“交通往南直抵石狮,往北可上南惠高速,往东则是西沙湾和崇武,这必将吸引高端企业入驻。”
庄智雄透露,村两委初步设想抓住交通优势,挖掘现存的航海史迹,借力优越的海景资源,发展海上旅游,“天时地利人和,只要上面给政策,村里的第三产业前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