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虹山乡按照市、区统一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力抓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大为改变,生活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村民和谐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提升品位,打造生态宜居环境。该乡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购置垃圾桶500个,新建垃圾屋23个,环境卫生日常保洁范围沿伸至村、组道路,实现垃圾定点倾倒、定时清运;各村至少建设1处污水处理工程,扎实开展“赛水质”活动,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结合两违治理,开展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拆除“两违”5260平方米,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充分利用空闲地,铺石筑径、塑造园艺景观小品,配套建设文化娱乐、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形成了协调美观的整体景观。该乡环境卫生考评连续8个月名列全区第一。
完善要素,致力发展乡村游。该乡加快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修建2个休闲观光亭、2个木平台、3个观景台和300米木栈道;修缮瀑布下行观赏道,打造30亩水果采摘带,种植550株碧桃以及250株青花梨;发动群众在漈溪两侧种植100亩油菜花观光园,形成农耕特色与自然山水、乡村风貌为一体的美丽田园;实施“夜景工程”,在漈溪两侧民房挂上1000对红灯笼,扮靓虹山夜色;完善游客服务中心餐饮、住宿、休闲、停车场等各项服务设施,建设5家农家乐服务点和1家农特产品专卖店,组织1次导游培训活动,设置20个交通标识。据不完全统计,群众通过兴办农家乐、销售农特产品,实现旅游收入100多万元,乡村游成为村民致富的新增长点。
加强引导,培育文明健康民风。该乡充分发挥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综合功能,一方面将这些活动设施全天向村民开放,为村民开展广场舞、南音等活动提供良好的场地;一方面则充分利用电教室、图书阅览室、科普活动室等资源,定期开展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向农村群众宣传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新观念,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等节俭文明、健康向上的行为方式,农村举办“佛生日”、“烧金”现象大为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