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印记,文化的传承,非遗项目代代相传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日前,十音铜锣锻制技艺者黄金城入选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为重温传统文化记忆,聆听那美妙动听的铜锣声,笔者走访了罗溪镇双溪村十音乐器铜锣制造厂。
“咚咚咚——”初访铜锣厂便被厂里工匠各种锻打、敲打铜锣的声音所震撼。
十音铜锣是依附着闽南民间音乐发展而锻制出来的一种打击乐器,主要配合南音“下四管”器乐,其声音柔和,是南音乐不可缺少的一种铜乐器,堪称音乐艺术的一朵奇葩。
铜锣看似简单的打击乐器,制作起来却是相当复杂,需经过熔铜、过模、烤红、锻打、裁剪、抛光、定音等七道工序才可锻造而成。
为了使其造型美观、发出美妙的乐音,十音铜锣锻制技艺第十四代传承人黄金城20年来固守传统制锣手法,坚持手工制作,每天都在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的作坊里打制铜锣,一天下来忙忙碌碌,不知道湿透了多少件衣服,他所付出的汗水和艰辛令人难以想象。
随着社会发展变迁,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追求流行、时尚音乐,逐步淡忘传统、古典音乐,造成整个传统铜器乐市场大量萎缩。为了传承这项技艺,黄金城打破了老祖宗“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封建传统思想,大胆培养新一代传承人,将“十音铜锣”锻制技术传承给本厂工人,目前已培养出10多名铜锣锻制技工。同时,他还开放工厂,免费讲解锻制工艺,让更多人了解“十音铜锣”的制作过程,并专门设计布置“十音铜锣”展厅,展示“十音铜锣”文化,竭尽自己所能来保护和传承传统非遗项目。
近年来,“十音铜锣”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远销东南亚国家,所制作品被洛江非遗展示馆、罗溪文化站等展馆收藏。百年传统工艺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精神让我们为之佩服,愿这份独特的制铜工艺能得到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