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9月1日起,全市学校全面开学。为进一步规范校园周边市容环境秩序,为广大师生营造安全有序、整洁舒心的良好环境,连日来,鲤城多部门、街道联动,深入开展校园周边市容秩序整治、文化市场整治、食品安全检查。
多部门联动检查
护航“开学季”
8月31日起,鲤城区组织开展“共建美好古城”城市秩序整治提升5+1行动,区城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文旅局等部门联合各街道办事处,深入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周边,开展校园周边市容秩序系列专项整治行动。
此次行动重点整治学校周边的各类占道经营、无证照或超范围经营、乱停乱放、张贴小广告等违法行为,同时积极开展宣传教育,要求广大商家、店铺自觉遵守《泉州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引导广大师生自觉抵制“三无”产品、“三俗”文化,共同维护校园周边市容秩序。
在市区学府路,周边分布着泉州第一中学、泉州外国语学校、泉州科技中学等多所学校,商铺林立,部分商家随意在店门外放置扫帚、毛巾、塑料袋等杂物,还有的将电冰箱、冰柜推到店外占道经营。对于存在问题的商家,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其立即整改。“我们坚持‘疏导结合’,一方面坚决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商户自觉做好‘门前三包’,让校园周边环境更美,秩序更好。”区城管局工作人员介绍道。
校园周边餐饮店是此次的重点整治对象。证照、店内卫生、食品食材、燃气安全……行动中,执法人员对餐饮店开展了全面、细致的检查,严把“入口”安全关。“燃气使用是否规范,关系人身安全,这次我们就发现了不少店家存在此类问题。”执法人员介绍,部分店家存在燃气软管腐蚀、油烟净化器破损没有及时更换等问题,一旦发生液化气泄漏进而引发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执法人员当场责令商户整改,并给予严厉批评教育。
据悉,此次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28名,纠正店外店78处,取缔流动摊点31处,暂扣物品9个,纠正电动自行车乱停放103辆次,清理违规户外小广告72处,发放普法宣传单210余份。
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整治
持续净化共“护苗”
为构建安全、有序、稳定的校园周边文化环境,开学前夕,鲤城区“扫黄打非”办联合区教育局、区市场监管局、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各街道办事处开展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整治,深入学校周边书店、文具店等,通过取样调查、查看进货清单等方式开展检查。每到一处,工作人员都对出版物经营单位证照是否齐全、是否售卖有害出版物等情况进行详细查看。同时,还对经营场所安全生产措施、疫情防控措施是否落实到位进行集中检查。
在部分学校附近,检查组发现个别文具店存在销售含有恐怖内容的书籍,当即要求商家下架,并对店家进行相关宣传教育,要求其增强社会责任感,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在个别书店,检查组发现本应在门口检测体温和核验健康码的工作人员不在岗位,部分店员未佩戴口罩,检查组当场责令店家整改,并约谈书店负责人,要求其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切实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
下一步,鲤城区将着力做好校园周边环境“常态+集中”整治管理,持续加强日常巡查的力度和广度。相关部门将持续联动,建立长效整治机制,最大程度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秩序井然、健康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许培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