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侃侃闽南》:用喜剧演绎这片温情的土地

来源:福建日报 2025-08-25 15:43 http://www.mnw.cn/

  写满闽南语的《侃侃闽南》门票

  8月7日19:30,厦门SM三期四楼的来疯喜剧小剧场内,灯光渐暗,只留台上的一束光源。曲调欢快的闽南语歌曲《欢喜就好》前奏响起,身着惠安女传统服饰、头戴簪花的演员次第登场,瞬间把观众带入了厝边头尾的闽南市井。

  这是来疯喜剧出品的沉浸式喜剧互动秀《侃侃闽南喜剧秀》(以下简称《侃侃闽南》)的演出现场。作为全国首个结合闽南文化的喜剧互动秀,《侃侃闽南》在普通话表演中掺杂部分闽南语,通过脱口秀、漫才(双人喜剧)、黑幕剧场、即兴喜剧等4种演出形式,将闽南的特色美食、美景和文化娓娓道来,演绎厦门新旧居民的生活智慧与烟火风情。

“脱口秀讲的就是周边生活的事”

  “你知道你的名字用闽南语怎么念吗?”

  昏暗的现场,微弱的光源,台上,58岁、头发花白的老陈穿着橘色T恤,激情澎湃地讲述着他作为外地人在厦门生活的搞笑片段。

  老陈原名陈忠,祖籍浙江宁波,1999年来厦门发展,后来结婚了就在厦门定居。如今,他算得上是来疯喜剧资历最老的员工。老陈清楚地记得,2018年12月,他第一次在厦门大学旁边的酒吧登台讲脱口秀,那时讲的主题正是外地人与闽南人在话语上的区别和生活上的差异。

  7年过去了,从古地石航空广场、SM城市广场到2025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清新福建”脱口秀现场,老陈登上的舞台越来越大,讲的段子越来越“溜”。不变的,是他创作的核心——“脱口秀讲的就是周边生活的事”。

  “我的儿子名字叫陈展博,别人告诉我,‘展博’两个字的闽南语发音其实很简单,就是将‘颠簸’二字念得迅速又短促一点。”老陈给记者举例,“所以,闽南人的英语一般说得很好,因为他们会发短促的音。”

  再如,初来厦门的人常常发出疑问:“厦门地铁一直‘恰恰恰’到底是在‘恰’什么?”许多闽南人都念不好“护士的服装是防护服”……这些在网络上常见的、让闽南人会心一笑的“刻板印象”,变成了“梗”,也成为老陈与观众拉近距离的绝佳素材。

  “90后”脱口秀演员王小焜,则选择用“地瓜腔”引起现场观众的共鸣。“之前我去北京学习,一张口别人就问我是不是福建的。大部分外地的朋友会觉得我们闽南人讲话很有特色,一张嘴就好像在演台湾偶像剧,将我们的口音笑称为‘地瓜腔’。我觉得用‘地瓜腔’来演喜剧反而更容易出‘笑果’。”

  当“谐音梗”和“地瓜腔”还在观众耳边打转时,接下来的黑幕剧场已用肢体语言“说”起了闽南故事。

  所谓黑幕剧场,是让演员在表演的同时,一边进行词条阐释,将一些极具本土生活特色的“梗”提炼并突出,例如一个人蹲下来,把自己抱在一起的意思是“卷”,那么他大喊“香香香香香”的意思就是“五香卷”。脱口秀抽象、富有创意,巧妙串联起人们心中与闽南相关的记忆碎片,既能让本地人会心一笑,又能使外地人拉近与闽南文化的距离,在他们畅游闽南大地时,或许还能获得与之相互印证、一一呼应的奇妙体验呢。

“非闽南人”也能“侃侃闽南”

  讲本地故事的方式有很多,为什么偏偏是脱口秀?

  “闽南文化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比如说歌仔戏、高甲戏、南音等,但一直没用喜剧这种艺术形式来推介过。在厦门工作生活了这么多年,我们这些新闽南人早已对这里有了深厚的感情,因此想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宣传闽南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侃侃闽南》内容制作人上官沐晗(艺名银河)说。

  然而,银河是三明人,来疯喜剧主理人肖璐茜是南平人,在这个特别“闽南”的节目中,主创团队却有一大部分不是闽南人。不是闽南人来讲闽南故事,排演起来会有什么困难?

  “这反而是我们最大的一个特色。”肖璐茜席地而坐,笑着说,“大部分观众是不懂闽南语的,台上不懂闽南语的演员,恰恰也代表了台下一些观众的心声。一句闽南语说出来,演员和观众一起猜测意思、按自己的想法解读,这种‘一知半解’产生的喜剧效果,恰恰拉近了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也降低了观演门槛。”

  以记者观看的即兴喜剧为例,台下观众给出了“缘投(帅气)”的关键词,台上演员误以为是“圆头”,当场编了个“闽南人找对象要看头圆不圆”的段子,最后解释完毕,恍然大悟的观众们才后知后觉地笑到直拍大腿。

  “在节目的设置上,我们需要既有能引起本地观众共鸣的内容,也有为外地观众科普、介绍闽南文化的部分。”肖璐茜告诉记者。

  自2023年底来疯喜剧决定做《侃侃闽南》起,剧团便组织大家一起前往厦漳泉各地采风、找专家授课。参与演出的演员譬如老陈,也会自己去找答嘴鼓(闽南地区曲艺种类之一)传承人聊天、找厦大中文系研究闽南语的专家请教发音……在与这些地道闽南人的交谈中,挖掘出了不少厦门有趣的历史和故事,并将这些元素注入自己的演出中。

  目前,《侃侃闽南》节目已经更新迭代到5.0版本。“我们原本把它定位成一个文旅项目,用来吸引外地游客、推介厦门文化,但没想到能收获那么多本地粉丝。我们收到了越来越多的反馈,也在创作过程中对闽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所以不断更新、保证精品,是对观众的最好回馈。”银河说。

  2024年,《侃侃闽南》项目获2024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有了资金的扶持,《侃侃闽南》得以更好地深耕内容创作,剧团还前往漳州、泉州等地巡演。“每到一个新城市巡演,我们都会根据城市特色进行内容调整。”银河说,例如泉州的东西塔、漳州的定风珠等地标都成为“被创作”的对象,瞬间就能拉近与当地观众的距离。

用更年轻的方式传承闽南文化

  近日,“80后”律师蔡鸿达来厦门出差。在SM商圈用餐后,他偶然看到《侃侃闽南》的演出广告。作为土生土长的泉州人,他对闽南文化有着天然亲切感,当即买票走进小剧场。

  在即兴喜剧互动环节,蔡鸿达因会讲流利的闽南语而被选中,上台参与了“双语剧场”的表演。

  “双语剧场”即选取现场观众临时提出的词语,演员现场编排故事并进行闽南话和普通话的不同演绎。5位演员加上一位随机观众,分为三组进行演出。第一组演员用普通话即兴创作一出短剧;第二组会闽南话的演员与观众把它翻译成闽南语版的短剧;第三组演员观看完闽南语版的短剧后,再根据肢体动作和生活逻辑,“半猜半蒙”还原出普通话版。

  结果,第三组演员猜出的意思与原意南辕北辙,观众笑得前俯后仰,蔡鸿达却感慨万千。

  “这种闽南概念的脱口秀,在工作日晚上还能有这么多人来看,我其实挺意外的。”蔡鸿达说,现场观众以“95后”居多,在他看来,年轻一代已经鲜少接触到闽南语了,“像脱口秀这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成为普及闽南语的新载体”。

  “闽南其实也有‘看戏文化’。”蔡鸿达说,看演员用脱口秀讲述闽南故事,也算是“看戏文化”的新表达。

  年轻人纷纷走进剧场,是“老陈们”坚持用喜剧传播闽南文化的初衷与动力。

  “我儿子现在读大一,算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但一点儿都不会讲闽南语。”老陈说起儿子小学时表演闽南童谣《天黑黑》的经历:“全班50个人,只有一个会唱。老师急得直接在群里问还有没有人会说闽南语的,至少得凑3个人,才能登台表演。”

  “采风过程中我发现,闽南语其实就是唐朝官话,有1000多年历史,底蕴非常厚重。”老陈说,“我想尽自己一份力,把闽南文化宣传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它。”

  采访最后,银河打开手机,给记者看了一条让她印象最深的观后感:

  “闽南构成了现在的我。我走过这里的大街小巷,品尝过各种各样的闽南美食,听过我至今还无法学会的闽南语……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现在的我;这一切的一切,也构成了我心中的闽南。而《侃侃闽南》这个专场,将这一切的一切搬上舞台,用喜剧的方式,表达着闽南人与这一片土地的联系与温情。”

记者手记

开放姿态,让传统文化更具生命力

  □黄星榕

  在文化传承的视角中,方言式微、保护机制缺失、传播途径受限等困境已成为许多地方共同的文化焦虑。在此背景下,《侃侃闽南》以其天然的亲和力,巧妙消解了传统文化与大众之间的隔阂,使闽南文化以鲜活的姿态融入当代,实现了文化传播的破圈效应,为方言文化保护提供了创新范本。

  当厦门地铁的闽南语播报、街头小吃土笋冻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元素被搬上脱口秀舞台,成为喜剧素材,我们不难发现,喜剧不仅是大众喜爱的娱乐形式,也可以是传统文化现代化表达的高效媒介。

  当新的艺术形式走近传统文化,当接地气、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厚重的地域文化变得轻盈可亲,这背后所蕴含的,是我们日益坚定的文化自信,以及锐意创新的时代风尚。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主创团队以非闽南文化背景者的身份推广闽南文化,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恰恰印证了“外部视角对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正如来疯喜剧主理人所言,语言不通的误解产生喜剧“笑果”,而喜剧能消解人与人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文化隔阂。

  真正的文化自信,不在于拒绝外部视角的解读,而在于包容多元的表达。北京故宫博物院通过萌系风格文创让文物焕发新生,春节期间“福建世子天团”爆红网络……这些事例与用脱口秀讲述闽南文化一样,都证明了一个道理:当传统文化“放下身段”,允许被解构、被调侃、被创新时,反而能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绽放光彩。(福建日报记者 黄星榕)

  老陈在说脱口秀。

  身着惠安女传统服饰、头戴簪花的演员在舞台上演着双人喜剧。

  演员们与台下观众互动。 黄星榕 摄

  观众笑逐颜开。

  (本专栏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来疯喜剧提供)

原标题:《侃侃闽南》:用喜剧演绎这片温情的土地
责任编辑:方迪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厦门不少自行车门店掀起促销潮 有的优惠上
  • 厦门市文旅市场“避暑游”热度高 室内嗨玩
  • 厦门市216名学生获助残奖励金48.15万元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致敬医师节
    致敬医师节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丰泽:吹海风品渔宴 沉浸式体验“蟳 诏安官陂召开全镇生态环境整治百日攻坚动 诏安官陂:铭记抗战历史 厚植爱国情怀 为期7天!2025漳州·百威国际啤酒嘉年华 向海图强,诏安海洋牧场“耕”出乡村振兴 芗城区举办“芗潮澎湃”主题音乐诗会 猫头鹰眨眼的时候眼皮闭合的方向是什么?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蚂蚁庄园今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