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斯路村古村 刘璐提供
党员带头聚拢人心 引发“蝴蝶效应”
乡村,作为熟人社会,更多是靠人情维系,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党员自然而然成了农村基层治理的中流砥柱。事实上,也正是发挥了党员带头模范作用,以党组织引领,何斯路村才得以破除乡村变革中的阻力及不确定性。
“刚开始推行‘功德银行’的时候,很多村民是不支持的。”何允辉说道,有的村民认为这是在作秀,而更多的村民则认为做好事不该留名。
然而就在推行阻滞不前的关键时期,何斯路村的52名党员站了出来,他们带头做好事,并“存”到“银行”,时间久了,村民也便都参与了进来。
从无人响应到半信半疑再到争先恐后,短短十年时间,一千多位村民都成了“功德银行”的储户。
除了带头在“功德银行”存好事,党员们还在拆违征迁、治水护水、环境整治、志愿服务、乡风文明等领域积极带头作为。
年近八旬的老支书何京炉,坚持每天清扫村里一条大路,在他的影响下,全村人再也不乱扔垃圾了,为村里省下了大量的保洁资金。
而村里的老党员何樟根已经81岁高龄,仍活跃在乡村建设的一线。除了在村里的老年大学义务教书,还主动承担起了“乡村导游”一职、村老年协会经济保管员、何氏宗祠宗谱保管员……
“有时也会感到累,但想到自己能为家乡,为村民,为新农村建设出点微薄之力,我觉得值得。”何樟根说。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