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国际名品无假货购物发展分论坛”在平潭举行。多位专家共商无假货购物体系发展之道,为平潭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此次活动作为2018中国·平潭企业家科学家金融家创新论坛的分论坛之一,吸引了多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围绕着“政策法律”和“物流黄金通道”两大主题展开讨论。区领导赖继秋参加分论坛。
据介绍,此次打造“国际名品无假货购物岛”的构想,主要基于三种考虑:一是把国际旅游岛观光休闲与旅游、购物相结合,健全旅游要素和体系;二是随着国内经济增长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对国际名牌及品质需求不断增大;三是平潭作为对台物流贸易的重要支点作用日益凸显,从平潭经台湾到世界的黄金物流通道已经初步形成,台湾经平潭到东南亚各地的转口贸易也将得到发展,两岸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
赖继秋表示,打造“国际名品无假货购物岛”涉及方方面面,涵盖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监督管理、体制机制等。对平潭而言,这是一次全新的探索和尝试,我们深知建设过程中将会遇到诸多困难,需要各方面的指导、帮助和支持。希望与会嘉宾建言献策,将智慧转化为工作实践。
创新论坛现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执法稽查局处长彭增田作为首位演讲嘉宾,他从多个方面为平潭如何营造无假货购物环境出谋划策。
他说,平潭想要发展创新产业,就必须打击假冒伪劣,保护知识产权,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因为假货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企业和社会创新的动力,治理假货的水平能体现所在地区的营商环境。
国际名品无假货购物发展分论坛现场
“一个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国际知名品牌入驻的重要条件,也能够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感和信任度,关系着国际旅游岛的声誉,是平潭今后建设国际名品无假货产业的重要保障。”彭增田说。
多年从事“离岛免税”建设工作的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鹏也带来了他的建议:“平潭目前正在探索‘离岛免税’的发展方向,我认为可以先借鉴海南岛、韩国济州岛等海内外‘免税岛’的发展模式,再以此为基础先行先试。”
张鹏为平潭“离岛免税”发展提建议
他介绍,海南现使用的“购物即提,先征后退”、“离岛免税+电商”等运营机制,为平潭的免税产业发展模式提供了借鉴意义,此外福建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若平潭能够和“一带一路”沿线的其他城市进行交流协作,相信平潭发展无假货购物产业潜力将更加巨大。
谈及平潭发展物流需要什么条件?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副主任陆成云认为,平潭拥有“实验区+自贸区”等多重叠加优势,具有重要特色的枢纽定位,但要发展成自身优势,最重要的是物流产业要落地生根。物流发展与产业问题不能脱离,要真正实现具有针对性、价值性的物流产业,一定要深入认识现代产业空间网络结构及链条关系,才能把握物流健康的发展。(文字:林爱玲 詹翔宇 图片:林晟宇 尤泽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