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即将到来,为了减少各大电商平台集中促销可能导致的消费纠纷,昨天,市工商局牵头召开“双11”网络集中促销活动行政指导座谈会,市公安局、市商务委、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等8家网络市场监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对京东、天猫、亚马逊等13家网络交易平台企业的“双11”促销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商家不能设置订金不退等霸王条款。此外,中消协也发布了“双11”消费提示。
今年“双11”前,不少商家都开始了预售活动,五花八门的优惠形式背后,却隐藏着不少“坑”。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6年“双11”网购节综合信用评价报告》显示,在“双11”网购节促销中,存在一部分商家的优惠暗藏陷阱的现象,比如限制使用地区、限制使用时段、限制叠加使用等,未能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介绍相关优惠信息,引起消费者误解,造成损失。记者昨日浏览电商平台发现,不少商家做出了预售商品必须在“双11”当天支付尾款才能享受优惠、不在限制时间内支付尾款便不退还已缴纳钱款等限制性规定,而这些规定并不会在商品信息上明确写出。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交易平台不得采用格式条款设置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能设置订金不退、预售商品不适用7日无理由退货等霸王条款。平台还要承担促销信息记录保存义务、促销活动检查监控义务、促销信息事先公示义务等。
此外,市工商局要求网络交易平台要明示赠送商品或服务的详情,对于弹窗广告要以显著方式标明关闭标志,确保能够一键关闭。网络交易平台还要严格执行问题商品处置规则,对集中促销期间的抽检不合格商品及其经营者采取禁限措施。
随着各种优惠活动的开展,“双11”期间网络交易的食品数量会激增。针对以往的热点投诉问题,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食品名称、成分或配料表等信息与食品标签不一致的,非保健食品产品信息明示或暗示具有保健功能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信息明示或暗示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提高免疫力、保护肠道等功能或者保健作用的都不能进行销售。
根据《2016年“双11”网购节综合信用评价报告》,去年“双11”期间,互联网上消费信用话题反响情况中,数码产品与家电失信问题曝光最多,冰箱、电视等产品延迟发货、无法按时收到现象较常见,电烤箱、面包机、榨汁机等小家电质量不合格、安全不达标等问题饱受诟病。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销售的3C产品必须经过认证,并公开认证标识。
针对家电领域存在一些冒充品牌售后的“黑维修”,中消协推出了售后服务“查验宝”,消费者购买抽油烟机、灶具、空调等家电产品出现问题,可根据“查验宝”查询企业售后联系方式。(记者 马婧)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