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太贵了”是不少投资人对它的评价。2015年6月,众安完成A轮融资时就被曝出500亿元的高估值,引来了诸多互联网金融行业内人士和投资人的质疑。并且,数位投资人也告诉36氪,“众安非常着急上市,也是他们的投资人给了退出压力。”
但是,认购数字却最诚实的表达出了投资人们对众安的趋之若鹜。多位接近交易的投资人已向36氪透露过,众安保险在路演之前已经获得很多认购意向,远远超出承销商的预期。最终,众安保险超额认购超过390倍。
多家券商对此的解读是:投资者不想错过众安成为下一个腾讯的可能性。
众安保险高估值的背后,是什么支撑着这个价格?它所讲的故事,足以撑起一个持续的业绩增长,和财务投资回报吗? 稀缺性与溢价
众安保险在公开市场受到的追捧与其自身的稀缺性有直接关系,而充分的稀缺性足以为其带来溢价。
互联网保险牌照本身的稀缺性已经毋庸置疑。
在保险这个强监管的行业中,拿到牌照意味着已经树起了高高的壁垒。截至2017年7月,我国持有保险牌照的公司共有176家。而与此同时,拥有互联网保险牌照的公司却仅有4家,众安便是其中之一。
而在这4家持牌互联网保险公司中 ,众安又遥遥领先。
其他3家中,泰康在线背靠泰康保险,虽有大保险公司撑腰,但比起众安强大的股东背景仍显逊色不少;易安保险与安心保险均为2016年注册,由两家金融科技公司投资成立,无论从资历还是背景上,均远远落后于众安。
对比一下4家持有牌照公司的业绩数字:截至2016年,众安保险已向超过4.92亿客户销售超过72亿份保单;2016年,众安保险保费收入达34.1亿,是泰康在线、易安与安心保险保费总额(约9.7亿)的3倍以上。所以,从规模上来看,众安在4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中也是绝对的领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