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华社评论员:把自己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来源:新华社 2019-08-13 08:51 http://www.mnw.cn/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题:把自己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新华社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1949年到2018年间,我国粮食生产单产增加4倍多,在同期人口增加一倍多的情况下人均粮食占有量翻了一番多,粮食供给由全面短缺转变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70年来,我们端稳自己的饭碗,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辉映着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立政之本则存乎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70年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改革开放以来,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党中央先后发布21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从全面取消农业税到出台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再到运用价格杠杆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一系列做好“减法”、做足“加法”、做优“乘法”的有力举措,既“输血”又“造血”,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保障力度,为促进粮食生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夯实了根基。

  改革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引擎。从“一大二公”到“包产到户”,地还是那块地,人还是那些人,粮食产量却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其根源就在于改革充分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充分激活了粮食生产的巨大潜力。“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在尊重农民意愿、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既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又与时俱进深化农村改革,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为不断解放和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与动力。改革不停顿,发展不止步。以深化改革清淤除障,让制度创新助力腾飞,推动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我国以不到世界9%的耕地、6.4%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一方面成绩来之不易,一方面也凸显我国农业资源临近承载极限。唯有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轮作休耕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打造绿色农业,方能让过度透支的耕地喘口气、歇歇脚,使粮食生产摆脱资源瓶颈制约,走上稳产高产优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立足国情农情,依靠科技进步,把更多专家的“试验田”变成农民的“生产田”,让更多农业科技成果为粮食生产强动力、增活力,不断筑牢粮食安全保障的基座,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原标题:新华社评论员:把自己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责任编辑:郑莉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交警回应男子车尾绑巨型鱼游街:已通知车主
  • 签完购房合同,房子就属于你吗?
  •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中宪第:三百年红砖古厝里的海峡情缘(视频)
    世遗泉州|名居·中宪第:三百年红砖古厝里的海峡情缘(视频)
    郑和开麦喊话:来不来泉州台商投资区,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郑和开麦喊话:来不来泉州台商投资区,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福建省政府党组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习 福建支持各地新增建设70个产业链头部企业 福建省开展县域“一老一小”家政服务项目 “中国地热一张图”在闽首发 全国地热资 首趟丝路海运“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开行 云霄县:核电领舞,奏响能源强音 以下哪种方式更适合储存坚果 蚂蚁庄园5月 2025年5月18日是第几届全国助残日?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