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巨头能挤进十强
在亚洲方面,日本、韩国、印度、以色列等国都有公司进入榜单。韩国的军工企业无疑是黑马。报告称,韩国公司的销售额增加了31.7%。“所有的韩国公司在2015年的销售额都有所增加,反映了它们满足韩国军队需求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劲头。”相对于2014年,印度公司销售额增加了9.3%。
此次没有中国军工企业入围百强名单,但并非因为中国军工企业销售额低。《环球时报》记者从SIPRI官方网站上获得的报告原文特别强调,由于SIPRI缺少足够数据对中国军备贸易进行可靠的评估,因此中国企业并没有出现在军工百强名单中。不过报告称,10家主要的中国国有大型联合公司的一些信息可供利用,这些企业是中国军事工业的骨干。基于对整体工业的描述以及对部分公司的有限信息的评估,至少其中9家公司几乎肯定能进入百强名单。这其中,有4到6家企业很可能进入20强名单,其中两家公司(包括飞机生产商中航工业集团和地面系统生产商北方工业公司)或许能挤进10强。报告称,在2000年到2015年间,中国的军费增长了超过5倍,而且中国致力于发展本国的军事工业。此外,中国的武器出口在过去10年大幅度增加。
世界军火贸易或迎来新增长
据报告介绍,SIPRI武器工业数据库创立于1989年。从1990年起,SIPRI一直公布全球100家最大的武器生产商的武器贸易数据,军备交易被定义为向军方客户出售军事货物和服务,包括向本国用户和国外用户销售。SIPRI的新闻稿称,百强名单中武器及军事服务公司的销售额已经连续5年下降。然而,2015年度仅下降0.6个百分点,这微小的降幅可能发出一个信号,2011年起一直下跌的国际军火市场可能会出现反转。
中国专家表示,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军备贸易的走向。美军是世界第一大军费支出方,美国的防务企业销售额占到了百强企业销售总额的将近6成。前些年世界军备贸易额下降与美国从阿富汗和伊拉克撤军,军费降低有很大关系,特朗普号称将“重整军备”,美军火商很可能借力在贸易额上冲击新高。而美国的举动也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环球网军事12月6日报道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亦驰 环球时报记者 刘 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