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厦门晴雨交加,蚊子活动越发活跃。厦门什么蚊子咬人最“狠”?防蚊灭蚊有何诀窍?晨报邀请厦门市疾控专家为您解读。
什么蚊子在厦最常见?
“花蚊子”咬人“准狠痒痛”
根据厦门市疾控中心的监测,厦门常见蚊种包括致倦库蚊、白纹伊蚊和中华按蚊。其中,致倦库蚊喜欢傍晚或夜间出没,吸取人畜血液;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身上有黑白花纹,常出没在绿化带、草地等户外区域,多在白天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伊蚊咬人准、狠、痒、痛,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户外活动时如何防护?
穿浅色长衣长裤不易被咬
蚊子对人体的危害不仅仅是引发瘙痒和红肿,还可能传播疾病。被蚊子叮咬后,应避免用力抓挠,可使用肥皂和水清洗被叮咬部位,以减轻瘙痒和红肿。
体温较高者、运动后出汗者容易被蚊子“盯上”。人们身穿深色衣物时,因吸热和视觉对比强烈,也容易被蚊子发现。人体散发的汗液成分,如乳酸、氨、尿酸,以及皮肤微生物群落等,都可能影响蚊子的选择。
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蚊灭蚊、避免叮咬?户外活动时,建议穿浅色长衣长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减少在草丛、竹林、积水等附近长时间停留。运动出汗后容易招蚊子,尽快洗澡可减少被蚊子叮咬的可能。
外出时可在暴露的皮肤及衣服上足量喷涂驱蚊剂,出汗较多或在户外长时间逗留应及时补涂。可选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等成分的驱蚊剂,按产品说明涂抹或喷洒在暴露的皮肤表面和衣物上,但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嘴巴,孕妇、哺乳期妇女、低龄儿童谨慎使用。
在家时可安装纱门纱窗,阻挡蚊子进入室内;睡觉使用蚊帐,不给蚊子可乘之机。必要时家中可使用化学杀虫剂杀灭蚊子,例如蚊香、电热蚊香液(片)、杀虫气雾剂等产品。使用杀虫气雾剂前,应先把食物、水源、碗柜等密闭或遮盖,避免污染。气雾剂可直接对准蚊子喷射,也可以关闭门窗,向房间各方向喷射后离开房间,约20分钟后打开门窗,充分通风后再进入。
如何驱蚊避蚊?
清理水体疏通淤积是关键
厦门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蚊子的一生要经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前三个阶段,其都在水里度过,直到变为成虫才会上岸。雨后积水是蚊子繁殖的乐园,这也是为什么下雨后大家往往会发现身边的蚊子多了起来。因此,防蚊灭蚊的重点是清除可能滋生蚊幼虫的各种水体。
建议市民每周彻底清理家中及周边积水,包括彻底清空、倒置或妥善遮盖闲置的盆、罐、桶、缸、轮胎等容器;清理房前屋后沟渠,疏通天台排水槽,保持水流畅通,填平洼地。家中水养植物每周至少彻底换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宠物饮水碗、接水盘等同样需要勤换勤洗。必须使用的储水容器,例如水缸、水池,需严密加盖或投放安全的灭蚊幼缓释剂。
公共场所方面,重点关注绿化带、公共停车场、垃圾或杂物堆放点、废弃轮胎、管道井、集水井、排水沟等,主要采取清理卫生死角、翻盆倒罐、疏通和清除淤积、沙土填埋等方式清理蚊子。
(海西晨报 记者 黄伊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