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经放了寒假,佛山市外国语学校的不少学生们还在津津乐道着期末考试的那场PK——期末考试前,记者曾在该校见到学生们的“PK墙”,上面贴满“挑战书”和“应战书”,挑战者选定挑战对象后,明确放言要在期末考试中在某科成绩上超过对方;被挑战者则沉着应战:“我接受你的挑战,让我们全力一搏,笑看赢家归属。”除学生个人之间的挑战、应战外,班级之间也会下战书进行PK,失败的班还要给成功的班颁奖。
此举在火热进行的同时也被打上一些问号:学生们这样互相公开挑战合适吗?会不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压力?又该如何将这种挑战导向良性竞争呢?
“下了挑战书,学习复习会更有动力。下挑战书其实相当于为自己设定了努力跳一跳就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你追我赶的同时,也为学习复习增添了一些趣味性。”——佛山市外国语学校初一学生陈同学
“挑战书”公然贴上外墙 不成功“吃一周生黄瓜”
期末考试前,记者在佛山市外国语学校的多个教室外看到贴满“挑战书”的“PK墙”,上面的小纸片分为红色的“挑战书”和白色的“应战书”,比如该校初二年级的黄衍洋同学就挑战同班的韦杰菲同学,放言期末考试中要在地理、数学两科的成绩上超过韦杰菲,“挑战书”上写着“特此下战书,以表示我的不服”。被挑战者韦杰菲的“应战书”是:“我接受你的挑战,让我们全力一搏,笑看赢家归属。”
“PK墙”两侧分别用大字写着“挑战学霸,勇往直前”和“你敢挑战吗?”
据了解,该校初中部每个年级的班级内部都有进行这样的“挑战”,初三年级一个班的外墙上贴的是“期末宣言”,除了注明自己各科期末考试的目标分数、年级排名、班级排名外,还注明自己要挑战的对象和奖惩后果。
奖惩后果则五花八门,其中一名学生在宣言中称:“我要挑战叶鸿章同学,如果挑战成功,我奖励自己去看雪,如果挑战失败,我将‘不吃鸡了’(一个热门网游)。”还有学生写的是:“如果挑战成功,我就奖励自己《三年中考五年模拟语文版》,如果失败,就要反思,多做几本练习册巩固自己。”有的学生甚至痛下决心,称挑战成功就奖励自己周末吃美食,失败就“吃一周生黄瓜”。
哪一类学生最容易成为被挑战的对象?据爆料,一般是班上的小组组长或是学科代表。而在年级排名靠前的学霸,则鲜有挑战者,颇有些“无敌最是寂寞”之感。